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政协中外记者招待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3月6日10时,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3月6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办记者招待会,主题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陈耀邦、张宝文、林毅夫和王志宝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2007-03-06 09:45:18)

[中国网]:

陈耀邦,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

陈耀邦生于1935年,广东番禺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农业部技术员、副处长、副局长。1986年任农牧渔业部副部长。1993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7年兼任林业部部长。1998年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7-03-06 09:47:56)

[中国网]:

陈耀邦从1950年进入农业院校求学起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国家计委期间,主管农村经济和国土地区工作。在农业部期间,长期主管计划、种植业和乡镇企业。从农业部离任后,依然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

(2007-03-06 09:48:27)

[中国网]:

从2003年起,陈耀邦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专题调研,并多次担任调研组组长,就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2004年参加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2005年参加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调研;2006年参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当年还组织部分农业界委员参加新疆农业的考察。

(2007-03-06 09:48:43)

[中国网]:

在政协会议上有关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提案有:《关于解决农村金融制约问题的建议》;《关于解决农民在农村的私有房屋发放房产证的建议》。发言有:《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建议》、《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007-03-06 09:48:59)

[中国网]:

王志宝,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

王志宝在担任国家林业局局长期间,曾参与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决策,并负责主持上述工程的规划、实施工作。在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副主任期间,参与了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农村能源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决策。

(2007-03-06 09:49:24)

[中国网]:

2005年之后,王志宝参加了这些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于农村发展和基础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金融问题以及西部开发农村发展问题等专题调研活动。

2006年两会期间,在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农业联组会听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时,王志宝就利用耕地以外的可利用的国土资源,如林地资源、沙地资源、湿地资源和草原资源,以《拓宽思路,走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双赢之路的建议》作了专题发言,并以提案形式将意见转交了有关部门。

(2007-03-06 09:49:52)

[中国网]:

张宝文,男,汉族,陕西兴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国际水稻所(IRRI)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8年毕业于西安外语学院英语系。1984年3月至1986年5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攻读农业教育管理学。1987年至今,历任西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民盟陕西省委第八届副主委,陕西省第八届人大常委,民盟中央秘书长,民盟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委,农业部副部长。

(2007-03-06 09:50:19)

[中国网]:

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教育及管理工作,在国内、外有关杂志、学报上发表农业科技、教育及管理论文150多篇。主要有:《科学发展观与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教育体系探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几个战略问题》、《科学谋划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础》、《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主编出版《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国际先进农业技术1000项》、《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农业科技产业化百项实用技术》、《美国的家政学》、《英汉兽医学辞典》、《中国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著作20多部。

(2007-03-06 09:50:55)

[中国网]:

林毅夫,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获奖者,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2007-03-06 09:51:08)

[中国网]:

林毅夫从研究我国农业问题入手,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关于中国经济问题,林毅夫始终坚持推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生能力和政府发展战略为出发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国际经济学界享有盛誉。

(2007-03-06 09:51:18)

[中国网]:

林毅夫从1999年起多次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及提案倡导新农村建设,2004年,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专题调研;2005年7月,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作《发展战略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言。2005年9月,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二十一世纪论坛2005年会,作《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发言。2006年5月赴吉林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月,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非公经济调研。

(2007-03-06 09:52:15)

[中国网]:

媒体记者已陆续就座,嘉宾也已在主席台就座。新闻发布会开始。

(2007-03-06 09:52:20)

[中国网]:

发布会由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卞晋平主持。

(2007-03-06 09:53:19)

[卞晋平]: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在开始。本次招待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请到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就这个主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2007-03-06 09:55:18)

[卞晋平]:

这四位委员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耀邦先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张宝文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林毅夫先生,全国政协委员王志宝先生,欢迎各位记者对他们提问,在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现在提问开始。

(2007-03-06 09:55:43)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问林毅夫委员的。在我们对农村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搞大拆大建或者是形象工程,表面上看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农民的利益却受到了损害,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林毅夫委员,您作为我国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学者怎么看这个问题?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刚提出了建设新农村,今年为什么要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谢谢。

(2007-03-06 09:56:32)

[林毅夫]: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比较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学者,我很感谢你问这个问题,让我有机会阐述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2007-03-06 09:59:04)

[林毅夫]: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1999年开始,我倡导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2007-03-06 09:59:43)

[林毅夫]: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跟我当时的设想基本上是不谋而合的。

(2007-03-06 10:00:24)

[林毅夫]: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设施严重落后。新农村建设当中,以村容整洁作为切入点,确实可以给农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当然有相当大部分继续由政府的财政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总理也提到,去年政府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广播电视等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有2879万农户拥有了安全的饮用水,并且有45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我想这对农民生活的改善是非常实在的。

(2007-03-06 10:00:47)

[林毅夫]:

从一些新闻报道和我自己去年对农村的一些考察中了解到,确实有一些地方产生了片面的理解,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庄建设,要农民拆掉旧房子盖新房子。我们知道,房子不是公共产品,如果把新农村建设引向新村庄建设,确实会增加农民的负担,给农民带来伤害,这是应该避免的。

(2007-03-06 10:05:06)

[林毅夫]:

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的目标都是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之上的,其他的不管是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等等才可能实现。但要提高收入,一定要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当然一定要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现代市场固有的方式来实现。

(2007-03-06 10:06:20)

[林毅夫]:

同时,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农村的耕地和农民数量会减少,要满足我们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生产力也必须不断提高。

(2007-03-06 10:07:33)

[林毅夫]:

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举措,我想文件非常好。同时我也想引用总理去年在两会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穷人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在他的传世之作《改造传统农业》书里提到,“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把农业变成现代的产业”。

谢谢你提问。

(2007-03-06 10:08:57)

[美联社记者]:

不知道在座的那一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的人选。作为一个外国记者,我们经常听到农民的一些抱怨,抱怨他们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了,而没有得到适当的补偿。这些人是很绝望的,他们既不能向中方的媒体表达他们的诉求,也不能去法院表达他们的诉求,同时他们的一些上访的行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我的问题是中央政府是否非常关心这样的问题,他们做了哪些事情来帮助这些农民得到适当的答案?

(2007-03-06 10:11:31)

[卞晋平]:

我们这里有一位现任的农业部副部长,他正在处理这类问题。

(2007-03-06 10:12:25)

[张宝文]:

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另外,经营的规模也小,这是中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我们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我们的特殊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2007-03-06 10:12:44)

[张宝文]:

为了保证农民的既有土地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关键是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严禁随意调整受惠农民的承包地,来切实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

(2007-03-06 10:13:15)

[张宝文]:

第二,采取规范的措施,就是按照承包的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和基本农田五到户的要求,来依法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

(2007-03-06 10:13:53)

[张宝文]:

第三,就是要完善统的功能,把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来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组织发展。

(2007-03-06 10:14:50)

[张宝文]:

所以,我们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问题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不能随意侵占农民的每一分土地、每一寸土地。而且在土地问题上,在保护耕地上,我想引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所讲的一句话,他说,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不少于耕地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谢谢!

(2007-03-06 10:15:22)

[林毅夫]: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点补充。除了刚才所说的对农业进行最严格的保护之外,我了解到,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也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第一,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话,在非农用地上面进行公开招标拍卖,拍卖招标所得全部进入到三级政府的财政。

(2007-03-06 10:17:33)

[林毅夫]:

政府的财政收入当中,必须用来作为三方面的目标:一是给农民合理的补偿;二是保证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养老的需要;三是用来发展各种社会事业。所以我想,如果有这些措施的话,这位记者所担心的问题应该能得到最好的缓解。

(2007-03-06 10:18:53)

[日本日中经济通信记者]:

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的贫困人口的定义?第二,现在中国有多少贫困人口?第三,今年缩减贫困人口的目标和缩小沿海城市和内陆农村收入差距的具体工作措施是什么?谢谢。

(2007-03-06 10:19:30)

[王志宝]:

中国现在对扶贫工作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去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37亿,地方财政投入了50多亿,加在一起近200亿,应该说去年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2007-03-06 10:20:25)

[王志宝]:

去年绝对贫困人口,就是刚才你讲的标准问题,人均年收入683元以下的,减少了217万人。低收入人口,刚才你提的标准问题,这个标准就是人均年收入不到958元的,这算低收入人口,去年减少了517万人。但是,由于中国地理的、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中国下一步的扶贫任务还是很重的。

(2007-03-06 10:20:59)

[王志宝]:

现在中国需要帮扶的人口还在1亿左右,其中绝对的贫困人口是2148万,低收入人口还有3550万。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很差,有的村还不通路,有的村甚至还不通电,至于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等建设相比一些发达地区也是差距很大的。

(2007-03-06 10:23:52)

[王志宝]: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上,一些贫困县与比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应该说很悬殊的。重点贫困县的农民人均收入,和全国平均数字比,只有全国平均数字的二分之一。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的三分之一。人均财政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分之一。

(2007-03-06 10:26:11)

[王志宝]:

特别是有些特殊类型的地区,比如说四川的商州、云南的潞江、青海的果洛和玉树等等地区,这些特殊地区,扶贫的难度更是巨大。所以中国政府对扶贫工作下一步肯定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这几个措施是必要的,一个是分区加以研究,以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扶贫的思路。

(2007-03-06 10:28:21)

[王志宝]:

第二是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不能单打一。除了扶持农民发展生产以外,还要帮助当地搞好社会性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还要提高当地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摸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比如现在搞的整村推进,一个村一个村地推进,而且实行的措施也是综合的,在扶贫当中是很有效的。

(2007-03-06 10:30:46)

[王志宝]:

尤其是我们现在对全国的贫困户实行建档立卡的措施,要把扶贫落实到户当中去,这对我们的扶贫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最后我要说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措施,调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扶贫的支持力度恐怕还是最关键的。

(2007-03-06 10:32:11)

[陈耀邦]:

刚才这位记者还问到扶贫目标的问题。我们原来有一个计划,到2010年要基本解决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我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乐观,昨天温总理在报告里讲了,今年开始,我们要全面推行在农村实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如果这个制度能够很好地落实的话,21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就可能从目前不到683元提高到超过683元,这是能够做到的。

(2007-03-06 10:33:25)

[陈耀邦]:

我们简单算一笔账,如果每一个贫困人口补差300块钱,全国拿出60亿元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使2100万人可以超过最低的生活保障线683元,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2007-03-06 10:34:34)

[陈耀邦]:

当然,要稳定地解决这个绝对贫困问题,还要防止反复,防止因灾返贫,所以我们还有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要搞扶贫开发。所以我们现在贫困地区的帮扶对象,一亿一千万人,在容易返贫的这些人里面,通过经济发展保证脱贫农户能够稳定地、巩固地发展下去。

(2007-03-06 10:34:59)

[澳门澳亚卫视]:

想请问林毅夫委员,关于刚刚提到的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我们也知道, 已经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在这方面的改革,虽然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但是,我们想知道,如果从总体的经济面来看,在刚刚提到的一些具体措施之外,有哪些地方还是需要改革的,才能够改善或者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另外,除了关心农业问题之外,两岸四地也非常关心,在台湾,最近陈水扁说到“四要一没有”。林委员,大部分的台湾人,甚至民进党人都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2007-03-06 10:35:41)

[林毅夫]:

非常感谢,让我有机会再次阐述我们对怎么样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些看法。除了回答第一个问题里提到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作为农民增收手段之外,我想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农民进城务工,到第三产业赚取工资收入。

(2007-03-06 10:40:19)

[林毅夫]: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2005年的时候,农民的人均纯收入3254人民币,其中1174元是来自于工资需求,也就是占到他们收入的36%。而且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比如像韩国,他们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好,而且在1970年代也推出了“新乡村运动”,韩国在推出“新乡村运动”的时候,农民占他们劳动力数量的50%,但是在2006年的时候只剩下了5%。

(2007-03-06 10:41:04)

[林毅夫]:

为了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问题,国务院在去年出台了一个《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在《意见》当中强调让农民进城以后有平等的工作机会,而且要解决农民进城所带来的子女上学问题和职业培训问题。

(2007-03-06 10:43:14)

[林毅夫]:

昨天总理在报告中也提到,经过政府的努力,在去年帮农民追讨的1834亿元的拖欠工资,占历史积累下来的拖欠工资的98.6%。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农民进城务工的工作环境和机会会增加,而且会更好。所以,发展现代农业跟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就像增加农民收入的两个轮子,当这两个轮子都驱动起来,我相信农民的收入就会有比较快的增长。

(2007-03-06 10:43:42)

[林毅夫]:

关于你提到的陈水扁谈到“四要一没有”的做法,我想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清楚,陈水扁是一个非常善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他是各种手段都用,而这些目的,都是他自己的私利,不是为了台湾人的利益。他曾经公开承认台湾独立是不可能的。而他制造这些议题,无非是为了选举的目的,以及掩盖他自己的困境。

(2007-03-06 10:44:49)

[林毅夫]:

作为一位台湾同胞,我相信所有的台湾同胞都同意我的看法,对台湾来讲,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只有经济发展,台湾才不会被边缘化。而且我想所有台湾同胞都会记得很清楚,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台湾经济发展非常好的时候,所有的台湾同胞都是抬头挺胸的。2000年,陈水扁开始执政的时候,台湾的人均收入是美国人均收入的40.2%,但是到去年,台湾的人均收入只剩下美国的36%。

(2007-03-06 10:46:04)

[林毅夫]:

所以,这些年来,台湾一直落后,台湾老百姓的生活恶化了。这种状况之下,我想作为台湾同胞的一分子,我自己是感到非常伤心的。我希望台湾同胞能够看清楚,只有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领导人才是好的领导人。我相信老百姓所需要的是稳定、安全、发展。所以,我也希望台湾老百姓能够看清楚陈水扁的戏法,不要被他一时的语言所迷惑。谢谢!

(2007-03-06 10:46:57)

[农民日报记者]:

现在广大农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呼声非常高,请陈耀邦委员谈一谈去年全国政协就这个主题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围绕一号文件的贯彻执行,全国政协还将做哪些工作?

(2007-03-06 10:48:51)

[陈耀邦]:

我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作为政协委员,也想让社会知道政协委员是怎么样参政议政的。“三农”问题是政协委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民政领域的重大问题。

(2007-03-06 10:49:32)

[陈耀邦]:

每年关于“三农”问题和农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都有大量的调研、发言和提案。比如说从去年3月份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这一年里,全国的政协委员和参加全国政协的这些单位,对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提案总共就有1800多件。去年全国政协还专门开了一次常委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会议的主题之一,在会上提了很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2007-03-06 10:51:35)

[陈耀邦]:

去年,我所在的经济委员会还专门组织委员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到了福建、浙江等6个省市作了实地的调研,并且在江西开了一个有15个省的政协代表参加的专题座谈会。调研以后,我们向中央报了一个建议,内容包括建立有益的领导协调保证机制,完善调动农民参加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大力调整财政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自主力度,建立完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放手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等。

(2007-03-06 10:53:05)

[陈耀邦]:

其他的专委会也就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社会保障事业和农民工的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并且报送了报告。

今年,我们经济委员会还计划到西部地区去,包括西南和西北地区,专门研究我们国家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2007-03-06 10:55:40)

[陈耀邦]:

今年还要组织全体农业界的委员,对如何加强农村的科技工作、提升农业的科学水平等问题作专题的考察。我们还有几个专委会也就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作出了专题调研的计划。谢谢。

(2007-03-06 10:56:24)

[人民日报记者]:

现在中央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请问全国政协有没有就此提出相关的意见或者建议?现在建立这一制度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不知道哪位委员愿意回答?谢谢。

(2007-03-06 10:57:28)

[陈耀邦]:

关于建立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是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争取更多的社会的支持,也是我们政协委员这几年提案比较多的方面。城市的低保制度已经建立了,问题是怎么样更加完善和提高标准。

(2007-03-06 10:58:11)

[陈耀邦]:

关于在农村建立低保制度的问题,前年中央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统筹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农村建立低保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成为了紧迫的问题,还有它的背景。由于农村有些地方的土地被征用,就出现了一些“三无”农民——没有土地、没有职业、没有社会保障,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形成一些社会问题。所以,从解决“三农”里面所谓“三无”农民的问题出发,就很紧迫地需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7-03-06 10:58:46)

[陈耀邦]:

这两年,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搞一些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而且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已经解决得比较好。现在的重点实际上是要解决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又是跟扶贫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它跟扶贫工作也有一点区别,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生存的问题,而扶贫的经济开发是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

(2007-03-06 11:01:38)

[陈耀邦]:

当然,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我们过去在集体经济里面也有一个“五保”制度,对五保户进行生活救助。现在我们要把过去的农村“五保”制度变成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成一个政府行为,成为一个国家的制度。关于这个问题,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来了,是我们今年要落实的一项重点工作。谢谢。

(2007-03-06 11:02:18)

[王志宝]:

这个问题我再补充几句。低保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农村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扶贫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现在在贫困县里,由于残疾、长期患病等等原因最后丧失劳动能力的,占了贫困县人口总数的6.7%。在2005年当年返贫的农户当中,由于残疾、患病这种类型的返贫大概占了返贫人口的26%。所以,农村的低保,首先要把这部分人的问题彻底解决。

(2007-03-06 11:03:54)

[王志宝]:

我非常高兴的是,去年通过低保,全国农村解决了1500多万低保户的问题。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正式宣布,今年将在全国推进实施。

谢谢!

(2007-03-06 11:05:28)

[新华社记者]:

请问张宝文委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那么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谢谢。

(2007-03-06 11:06:24)

[张宝文]: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007-03-06 11:07:08)

[张宝文]: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内涵是6个方面的,另外还有3个方面的提高。这6个内涵也就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就是要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武装农业,要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要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要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来推进农业,要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要以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

(2007-03-06 11:07:32)

[张宝文]: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的提高:第一个提高,要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第二个提高,要提高我们土地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第三个提高,提高农业的素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2007-03-06 11:09:39)

[张宝文]:

这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现代农业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发展。

(2007-03-06 11:12:04)

[张宝文]: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农业部2007年将从四个方面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一,农业部将继续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就是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展是拓展农业的功能和领域,提升就是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要强化四大支撑,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支撑、科技支撑、社会装备支撑,以及人才的支撑。

第三,要构筑六大产业体系,包括粮食产业、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养殖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和生物制产业以及农业的服务产业。

(2007-03-06 11:12:46)

[张宝文]:

第四,实施现代农业的十大行动,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健康养殖业的推进行动、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促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推进行动、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的提升行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等十大行动。

(2007-03-06 11:13:43)

[张宝文]:

通过这十大行动的实施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谢谢。

(2007-03-06 11:18:3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问王志宝委员,昨天温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对此外界都十分关注。刚刚从拿到的材料中看到,您曾经提过一个提案,关于利用耕地以外的资源发展农业,您是否能够围绕这个提案谈谈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呢?谢谢。

(2007-03-06 11:20:47)

[王志宝]:

我非常愿意就你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太多,耕地太少。在这种国情下,如何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这个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7-03-06 11:22:57)

[王志宝]:

大家都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泛,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增收范围。但是,在如何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上,多年来我们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我认为甚至可以说还没有解决得太好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些耕地上,要实现粮食的安全,就要号召农民多种粮,多种粮才能够保持粮食的总量。

(2007-03-06 11:23:28)

[王志宝]:

但是,种粮食,大家都知道,比较效益是相对低的,粮食上去了,往往农民的收入也下来了。为了解决农民的收入,我们过去也曾经号召农村调整种植结构,关键就是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上去了,收入上去了,但是粮食又下来了。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如何解决种粮和农民增收的矛盾,我曾经在政协谈过我的看法,我认为,既要做到粮食增产,又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应该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

(2007-03-06 11:24:21)

[王志宝]:

我的看法是,恰恰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耕地有限,只有18亿亩,而且家宝总理昨天也宣布了,这18亿亩的红线再不能突破,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以有限的耕地来侧重做好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工作,那就是多种粮。耕地以外的其他可利用的全部国土资源,在兼顾生态和生产这两方面的前提下,大力做好农民增收的问题。除耕地以外的可利用的国土资源,包括我们现在的43亿亩林地资源,包括8亿亩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资源,还包括43亿亩可治发展的资源,甚至还有5亿5千万亩湿地资源。实际上,各地在进行耕地以外的可利用资源的利用上,应该摸索出很多成功的做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包括生态改善了,包括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也保证农民增收了,甚至促进了我们的扶贫工作。

(2007-03-06 11:25:05)

[王志宝]:

我在这里也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去年我提出这个意见以后,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务院决定,要大力推进山区的综合开发,并且为此形成了三条意见:一是将下发一个文件,来推进山地开发,将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来部署山区综合开发,还将由林业部制定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来推进山区开发。

(2007-03-06 11:31:01)

[卞晋平]:

最后一个问题。

(2007-03-06 11:31:30)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林毅夫委员,刚刚您谈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我想知道的是,您在考察当中到底看到了什么?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另外您谈到发展现代农业,那么发展现代农业是不是必须要高投入和规模化,是不是只适合在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还有会不会造成农村土地的经营占用耕地,使农村的失地的情况更加严重?谢谢。

(2007-03-06 11:31:43)

[林毅夫]:

非常感谢,我们前面谈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候,确实在我的考察当中,以及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出现了一些地区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我想一些原因是对我们一些比较发达地区农村的片面理解。

(2007-03-06 11:31:59)

[林毅夫]:

比如说在华西村,当政府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有不少农村地区的干部、村长到华西村去参观学习,他们看到华西村农民住的都是现代化的公寓,非常整齐,卫生非常好,村容非常好,然后他们回去以后非常简单的模仿,以为那就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03-06 11:32:10)

[林毅夫]:

但是我们知道,华西村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村,农民的收入在全国是属于最高水平的。而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如果盖华西村那样的住宅的话,每个农户至少要五万块钱,甚至十万块钱。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不到那样的水平,让农民盖那样的房子,就要有很多的负债。这个负债不仅是农民的沉重负担,而且也会让农民没有钱来投入生产,将来就会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2007-03-06 11:32:17)

[林毅夫]:

我们也希望将来生产发展了以后,全国的农民都像华西村那样住上现代化的房子,甚至有汽车,有其他现代化生活的方便,但是那是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农民最需要的项目着手,然后基于农民自愿的原则。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够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2007-03-06 11:32:25)

[林毅夫]: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会不会造成土地集中,变成对农民来讲又是另外一个伤害的问题,我想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刚才张委员在解释农业部的现代化农业政策的时候特别提到,要发展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土地会不会集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一般人的理解是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规模的经济,那么农地就应该集中,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2007-03-06 11:32:35)

[林毅夫]:

确实,拖拉机有最小的马力,不能够细分,可是拖拉机的服务是可以细分的。所以,实际上农民想出很多很好的办法,比如说农村地区成立一个农业机械服务公司,然后给分散的农民提供从耕种到收割的各种机械化的服务,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等等,都有同样好的办法。

(2007-03-06 11:33:27)

[林毅夫]:

我前年到山东考察现代农业的时候,就发现在山东地区有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包括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合作组织加农户,这种方式都可以把现代化的、大规模的、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金融、生产方式引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这样一个农区。

(2007-03-06 11:34:18)

[林毅夫]:

所以我想,只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我相信在中国一定会推动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让农民的收入能够提高,生活能够改善,农村能够现代化。

(2007-03-06 11:35:49)

[卞晋平]:

各位记者辛苦了,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7-03-06 11:37:14)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