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虔) 2013年,中国科学院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这些成果在各个方面为中国的发展进程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物理系联合攻关,制备出高质量薄膜样品并在极低温输运测量装置上成功地观测到了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美国《科学》杂志审稿意见认为:“这篇文章结束了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年的探寻,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由中科院高能所主持的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了新的共振结构Zc(3900),其中至少含有四个夸克,极可能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找的超出传统夸克模型的奇特强子。这一发现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英国《自然》杂志称“找到四夸克构成的粒子意味着宇宙中存在奇特态物质”,美国《物理》杂志将这一成果评为2013年物理学领域十一项重要成果之首。
国家纳米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分子间局域作用的直接成像。对氢键特性的精确实验测量,不仅有助于阐明氢键的本质,而且对功能材料及药物分子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科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被评为“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在 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和H5N1禽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机制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并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
中科院牵头组织制定了嫦娥三号任务的科学目标,研制的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测距敏感器和着陆器缓冲拉伸杆,保障了探测器安全着陆;研制的全景相机、地形地貌相机顺利实现两器互拍,为工程圆满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现“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支撑“蛟龙号”实现深海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精细地形测绘、安全系统控制等功能,自主研发高精尖仪器方面,中科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科学院不仅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硕果累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颇有建树。在芦山抗震救灾、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PC业务和能源行业发展中,中科院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同时,中科院在2013年发布了《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出了全国盐碱地分类治理技术示范的建议与报告,完成了西藏樟木口岸滑坡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在发挥国家思想库功能支撑决策方面也做出了成绩。
2013年,中科院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题,完成重要咨询报告和院士建议26份,这些报告得到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批示27次,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