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创新硕果 岂止嫦娥

2013年12月03日09:3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嫦娥一号 嫦娥 嫦娥工程 载人潜水器 月球轨道 探月工程 蛟龙 创新能力 遥操作

原标题:新华国际时评:创新硕果 岂止嫦娥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任海军)“嫦娥三号”探测器2日晨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直是中国人的两大夙愿,而随着“嫦娥”和“蛟龙”系列工程的实施,千百年来的梦想也逐步变为现实。

“嫦娥”系列探测器的进展,世界有理由惊叹。

中国的探月活动起步晚,但起点高;投入少,但效益高。从2007年到2013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中国探月工程短期内实现了“三级跳”,屡创“世界第一”。

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成的全月球影像图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嫦娥二号创造了航天领域的多项“世界第一”:首次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交会探测等。

嫦娥三号软着陆方案,与美国、原苏联做法相比,安全性可靠性更高。它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首次实现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可以期待,装备更先进、性能更优越的嫦娥三号,将为人类认识月球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嫦娥工程的进展,国际航天专家和媒体也确实不吝赞叹。

参加过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劳伦斯·扬说,中国探月计划理智、乐观,中国航天的成功率超出国际航天界预想,“他们的进展比我们预料的更快”。

近年来,我国推行了加强自主创新、吸纳海内外人才和推动国际合作等一系列“科教兴国”战略措施,科技创新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结出的累累硕果岂止嫦娥?

——今年11月,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蝉联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

——2012年,“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创造了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2011年10月,中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内量子信息传输,为中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

——过去10年中,中国的载人航天从最初的单纯载人飞行逐步发展到太空实验舱对接。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完全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

如此多的创新硕果得益于中国政府提供的财力和制度性支持。中国决心成为世界的下一个创新中心,政府的科研经费一直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中国在研发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投资者。此外,中国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进一步推动了创新。

“虽然你不会在一天内看到变化,但却能感受到中国前进的步伐。”美国著名记者扎卡里亚曾如此评价中国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创新是世界的福音。成果迭出的中国创新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与其他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分享与合作。

在太空探索方面,中国同样乐意加强国际合作。中国政府多次表示,愿意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机会,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国外航天员有一天登上中国空间站并非空想。

锐意创新的中国期待与世界共同开拓人类的新边界。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