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11日即将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全球群起的智能科技上。随着“用工荒”侵扰中国,智能科技能否填补人口红利锐减带来的缺位,备受关注。
作为世界最大的代加工厂,富士康早在两年前就宣布5年内引入上百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徐方说,这是富士康应对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猛涨的重大举措。
“中国廉价劳动力大幅减少、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打工人员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木西说,出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劳动者有一定文化基础,追求生活品质。与父辈们不一样,他们较为挑剔,工作条件稍不如意或是心情不好,就可能立马换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就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用机器人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已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用工荒”压力下转型升级的新选择。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0000台,保有量超13万台。
在家居生活、智慧城市、社区养老等服务业中,智能科技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道路信号会根据排队车辆的多少,自动调节红绿灯的长短……在沈阳国际软件园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工程师可为向记者描绘的一幕幕神奇图景,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都将实现。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如果说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之间的传递,物联网则做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智能连接。
最近几年,物联网在中国已从理论进入实用阶段。中国移动与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合作开展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开发与推广,将苏州建设成为“感知中国”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在无锡市,4400多辆出租车已有90%安装了“出租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定位市民、空载出租车位置,免费提供“叫车”热线服务。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也在河南省洛阳市推广电梯安全监控系统,让每台电梯的健康状况与城市管理部门联网,做到及时预警和检修。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成东说,可以预见的是,有了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加盟,未来将诞生一批不需要服务员的服务业,未来人们的生活将更加舒适和轻松。而在当前中国出口不畅,内需不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物联网,可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尽管很好地满足了需求,但智能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比如工业机器人,存在制造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的问题。另外,现在机器人的“智力”还难以胜任很多工作,也难以适应新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的需要。
更大的难题还是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层面。本月11日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年会,设置了多场相关论坛,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是否被过分炒作?智能建筑材料和传感技术能否被广泛应用?吴成东说,这些有关技术攻关方向和商业应用模式的探讨,会在如何发展智能科技上给人启迪。
此外,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智能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机器人会不会取代打工者?劳动就业会不会受到影响?一直以来,这样的担忧都与智能科技的发展如影随形。
人力资源专家曹晶荔说,用智能科技将人类从繁重、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为了让人有更多的闲暇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消除普通劳动者对机器人和智能科技的恐惧症,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