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大浮标被稳稳地吊至海面上
——科考细节—— 施放探空仪获取北极高纬度地区气象数据
为获取北极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低层大气垂直结构特征,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在当地时间8月29日下午施放了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定位低空探空仪。施放现场,由一只充满氦气的探空气球携带的低空控空仪以每分钟约200米的速度上升。据专家介绍,低空探空仪主要探测地面至1万米高空区间不同高度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向和风速变化,通过传感器向地面发回数据,科考队计划在北冰洋冰区上空施放60个这样的探空仪。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彭浩说,以往的科考使用系留充气飞艇来探测低空气象参数,施放高度最高达1500米,采样记录时间间隔为1分钟。2008年以来,由科技部立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研制的新系统移动式低空探空系统已用于中国南北极科考,其采样记录时间间隔缩短为1秒钟,所获数据更全面、精确度更高。
首次在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海域布放大型海洋浮标
研究表明,被称为“北极涛动核心区”的北欧海不仅是影响全球海洋循环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海域,也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关键海域,而缺乏该海域气象水文数据一直是中国气候预报的薄弱点。8月4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在北纬70度、东经3度的挪威海布放了中国首个极地大型海洋观测浮标。在布放现场,几十位科考队员共同将重达15吨、高15米的大浮标经由船载吊车布放到海面,并通过连接于浮标底端的缆绳将各种获取数据的传感器固定在不同水深位置。
马德毅表示,通过此次在关键海域布放大型海洋观测浮标,中国科学家可以实时获取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观测数据,全面了解北欧海在全球海洋循环和气候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并应用到气候预报模式中,对于大幅提高中国海洋监测能力、海洋与气候预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大浮标获取的数据还将与挪威相关科研机构共享,促进相关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
首次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考察 全面认识极地海洋气候
第五次北极考察队首次完成了我国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所开展的海洋水文与大气、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多学科综合环境考察。
据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马德毅介绍,北大西洋高密度冷水下沉驱动了现代全球大洋环流,在北太平洋上升完成大洋深层水的循环。大洋传送带的起点海域(北大西洋)和终点海域(北太平洋及其邻近洋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点海域。而在全球冰期,北美高纬度地区频繁发生的冰川融冰事件常常改变这种模式,导致北半球频繁出现气候异常,并引起全球气候的快速响应。作为我国北极考察新增的考察区域,此次考察队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完成了2个断面的17个站位的科学考察工作,获得了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填补了我国对该区域环境研究的空白,使我国对极地海洋和气候环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延伸阅读—— 北极海冰快速“瘦身”有哪些原因
北极海冰面积减少至自1979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以来的最低值,这再次印证了北冰洋海冰正处于快速减少的状态。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雷瑞波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北极海冰融化与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气候升温。今年6月中旬,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对北极海冰消融做了深度报道,明确指出,自1951年以来北极气候变暖趋势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其中格陵兰岛的气温平均升高了1.5摄氏度,而同期全球升温平均值为0.7摄氏度。其次,海冰厚度明显减小、冰龄年轻化、冰面融池增多等因素也会加速更多海冰在夏季消融期融化。最后,大气环流以及大西洋和太平洋洋流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可以说,北极海冰正在经历“根本性的改变”,雷瑞波进一步解释说。作为此次北极科考海冰组负责人,雷瑞波发现,北极过去常被多年冰主导,而现在变成了更多季节性海冰。“‘雪龙’船返航途中,北冰洋欧亚大陆扇区和太平洋扇区的海冰边缘线退缩至北纬80度,这意味着这个纬度以南的海区来年只能出现季节性海冰,”他说。
雷瑞波表示,北极海冰面积显著下降一直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会影响北极地区和全球的气候。若全球变暖持续,未来10至30年,北冰洋海冰将进一步“瘦身”。然而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北冰洋海冰面积的年最低值可能会发生较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