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纳米蜂鸟”体型虽小,但功能相当完备。
下次,当你注意到身边有只蜂鸟或是蜻蜓在扇动翅膀轻盈飞舞时,你可要小心了,因为这些小鸟或昆虫或许也在暗中窥视你。据美国媒体披露,美国国防部已投入数百万美元,应用仿生学原理研发微型侦察飞行器。经过多年研发,鸟类和昆虫间谍技术逐步成熟,它们能携带摄像机和录音装置,潜入侦查区域录下视频或音频。研究人员希望,这些迷你飞行器既能在前线侦察敌情,也可飞进危险的地震灾区或化学物质泄漏区域搜寻受困人员。
2月25日,加州航空环境公司正式向媒体展示其研发的新一代微型飞行器——“纳米蜂鸟”。
鸟类
蜂鸟间谍是飞行高手
“纳米蜂鸟”翼展16.51厘米,重量与一节5号电池相近,虽然样子不起眼,但它的功能已经很完备,“蜂鸟”相当于一个迷你版的无人侦察机,腹部装有微型摄像机,飞行速度能达17公里/小时。尽管样貌和真正的蜂鸟相比略显僵硬,人造蜂鸟几乎拥有同样高超的飞行技巧:通过快速扇动身体两侧的翅膀,能够上下左右自由飞动,还能旋转和盘旋。
展示会上,“纳米蜂鸟”绕着它的研发者、项目负责人马特·克努的头部飞过,然后稳稳地落在马特的手掌上。在远程控制下,“纳米蜂鸟”可以悄悄接近窗户,然后落在窗沿边收集情报。
航空环境公司此次研制蜂鸟飞机,是受美国国防部委托,前后经过5年的开发,耗资400万美元才有所回报。项目负责人马特·克努称,研究微型间谍飞行器是一项颇具挑战的工作,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制造一架既能长期飞行,又能遥控或自主控制的飞行机器。
多年来,航空环境公司一直是小型飞行器行业的领军者,他们的产品包括:能够飞行的机械蜥蜴;以氢燃料为动力的小型飞机,它可以飞到大气层最上端的平流层,侦测大片地面区域;还有号称“乌鸦”的小型无人机,这种“乌鸦”仅重1.8公斤,手动投到空中后能传回前方情报,“乌鸦”已被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用于侦查路边炸弹。这些小型飞行器虽然都不像昆虫或鸟类,但它们为更逼真的仿生飞行器铺平了道路。
昆虫
间谍昆虫成为发展目标
除了让飞行器变得越来越小外,还有研究人员打算走另一条“捷径”,将活生生的昆虫变成半机械的飞行间谍。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科学家正在实验,是否可以在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植入摄像头或传感器,并通过电刺激它们的翅膀控制其飞行。这种经过改造的昆虫间谍,就能大批出动,飞到各个角落为军方收集情报。
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的研究人员相信,可以利用昆虫在变化成蛹期间的特性来将其改装成机器昆虫。因为昆虫在每个变态发育阶段,其身体都会完成一次更新,伤口能得到修复,被植入异物后内部器官会重新排列。
昆虫学家认为,这样的改造方案并非异想天开,但要改变昆虫亿万年进化所得的习性并不容易。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乔治·麦克加文指出:“成年昆虫生存的目的只有一个:产卵繁殖。要改造昆虫就得重新给它制定行为模式。”事实上,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就曾有过失败的例子,他们希望利用蜜蜂和黄蜂来侦察爆炸物,但由于昆虫的本能占了上风,这些昆虫常会在“执行任务”时去觅食或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