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学术界、互联网上,也流传着这样的声音:我国西部也有许多地震监测的台站,这次大地震前就没有发现一点异常、就没有什么先兆吗?大地震前我们对大自然诸多预兆是否太大意?我国地震科研的整体水平究竟怎样?我们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5月21日中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接通了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曾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锸的电话。也许是这些天过于悲伤、过于忙碌,电话另一端的他显得很激动:“这么大的地震我们没有预测出来,你说我们的科研水平是高是低?”
那时,在他的时间表里,对这次地震的思考似乎还没有列上日程,“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震救灾,这时候来谈这样一些问题,时间错了。”
然而,随着灾情的加剧,人们更加迫切地想了解和地震有关的一切。
地震科技征程
史料显示,中国是对地震现象记录和研究最早的国家。国外对地震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80年的萨勒斯和公元前526年的Anaximenes(萨勒斯认为地球是漂在海洋上的,水的运动造成地震;Anaximenes认为地球的岩石是震动的原因)。而中国早在战国时期的《墨子》和《竹书纪年》中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公元前132年,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在世界地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到明清时期,有关地震的记载更加全面、详细和丰富。记载的内容包括受灾地点、范围、破坏情况,还有地震前兆现象,对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也有探索。
中国古代地震学对地震的观察、记载和研究堪称世界之最。但是对灾难性地动的原因认识并不深刻,占主导的是把地震与其他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诸如洪水、瘟疫等,并从超自然的关系中寻求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地震学没有产生在中国,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的思想也产生在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为顺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地震科技事业随之起步。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中国历史地震基本面貌,地震科技工作者先后编制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烈度表》和《中国地震目录》,被国际同行称为“地震学家的必读文献”。
同时,鉴于工程建设对地震烈度区划的迫切需求,编制出版了第一代《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其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需要,又陆续建成了由24个台站组成的全国地震基本台网,由8个台站组成了全国地磁基本台网,开始了地震科技事业艰难的创业。
1956年,“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防御研究”列入了国家《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地震预报研究计划,比西方领先10年左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作出这样的评价。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3次赴灾区考察灾情、慰问群众,提出“我们应当发扬独创精神来努力突破科学难题”、“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来自全国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纷纷奔赴地震现场进行实验研究。
在邢台地震现场,中国第一个多学科联合作战、专群结合的综合性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形成。与此同时,为确保连续、及时掌握京、津等地地震活动情况和开展地震速报工作,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使中国成为全球最早设立遥测地震台网的国家之一。
资料记载,在l966~1976年的10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发生了9次7级以上强震。大地震的频繁发生与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为科研人员记录、发现震前异常现象和探索地震预报途径与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地震工作者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预报了海城、松潘、盐源等强烈地震。但1976年对唐山大地震未能发出短临预报,这成为那一代地震科技工作者心中抹不去的痛。
这一时期被看作是地震预报事业空前发展的时期,它奠定了地震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的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年度、月、周和临时、紧急会商等地震预报工作制度,提出了地震大形势研究的概念和内容。
1976年以后,中国的地震活动进入了相对平静的时期,仅在1985年8月23日发生新疆乌恰7.3级地震,地震工作者开始系统总结和反思地震预报的经验教训。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等专家在一篇论文中写道:“我们认识到:过去使用的经验预报途径虽然对打开地震预报局面有过贡献,而且在将来仍然是一条主要的现实途径。但由于对地震孕育的情况不是十分清楚,目前人们还很难分清构造运动、地震孕育和部分干扰所呈现的前兆异常的区别和联系,所以不存在一一对应地震的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性异常。”
他们认为:“目前的经验性预报思路很难使目前的地震预测水平有质的提高。更不可能通过它取得地震预报的全面突破。所以,在提高经验预报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物理预报的探索,引入新思路、新理论和新观念,发挥经验预报的长处,突破经验预报的局限,迎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