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电影中,宇宙飞船成功穿过小行星地带的机率很小——只有3720比1
小行星地带形成的示意图
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宇宙飞船飞到了一个布满小行星的地带,飞船被小行星碎片密集的包围着;飞船中的超级机器人计算得出:成功地安全地穿过这个危险地带的机率很小——只有3720比1。
其实在现实的宇宙旅行中,未来的宇航员肯定会遇到与电影中一样的情节:宇宙飞船从地球出发后经过某个小行星地带,危险的行星碎片到处飞,飞船将在危险的环境中执行任务。那么未来的宇航员是如何通过这些危险的地带呢?在这些地带又如何开展工作呢?
小行星地带是怎么形成的
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直相信太阳系是由巨大的气体、尘埃和冰块形成。宇宙爆炸将气体和尘埃挤在一起,它在一个圈内的旋转速度非常快。最终,粉尘开始粘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小行星。更多的其它物质围绕其旋转并与之相撞,并形成冲积物。
科学家认为,在快速旋转的过程中,旋转使一些彗星发生爆炸,形成了新的星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主要小行星地带的分布;另一种可能是,彗星和其它大型的物体在太阳系里旋转飞行,并在旋转的早期阶段发生爆炸造成了众多的小行星碎片。
目前很多科学家接受了这一更简单的理论——小行星是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剩下的一些物质,它们没有成功的粘在一起形成新的星体,而是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小行星地带。
进一步认识小行星地带
目前在人类所知道的范围内,小行星地带中的绝大多数小行星主要属于以下三种类型:
C型(炭质的)——它们占所有已知的小行星数量的大约75%。 C型小行星被认为与太阳有相似的成分,只是没有氢、氦和其他可燃材料。它们非常“黑暗”且易吸收阳光(原文如此),科学家们在小行星地带的外部边缘就可以找到它们。
S型(silicaceous)——它们占所有已知的小行星的大约17%。其主要成分是金属铁和铁镁硅酸盐矿物,它们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地带的内侧。
M型(金属的)——大约由8%的小行星主要成分是金属铁,它们一般位于小行星地带的中部。
有趣的是,大多数直径大于200米的小行星旋转速度非常缓慢,甚至没有速度快于2.2小时/次的小行星。而通过天文观测,我们会惊讶的得知,在小行星主地带中大多数小行星尽管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但是它们只有鹅卵石一样大的体积,天文学家估计整个小行星地带的质量,低于地球的质量的1/1000,或只有月球的一半大小(原文数据)。
如何在危险中开展工作
富有戏剧性的是,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小行星可以造成飞船的损坏,小行星地带中的空间,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大。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观测推测,认为就可知的一些小行星地带是不会对未来的宇宙飞船造成致命的损坏,因为这些小行星地带的空间非常大,足以通过目前人类制造的任何宇宙交通工具。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处理这些危险小行星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变化。在通过这些小行星地带的时候,未来的宇航员可以通过更精确的导航和和引力干扰来避免危险。在这些地带进行工作的时候,宇航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工具来完成工作,如使用引力推进器引导宇航员工作,使用变轨装置对有威胁的小行星改变它的运行轨道等。
科学家提醒,科幻电影中那种使用武力来摧毁小行星的方式是愚蠢的,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威胁。当然,在这些小行星地带,宇航员必须要把自己固定在飞船上,这是最基本的防护要求。
未来的宇宙飞行充满了更多的未知数,特别是在未知的小行星地带进行旅行时人类会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就目前的技术和认知水平来说,我们不需要害怕这些危险的小行星,但是,我们探索的脚步不能停止。(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