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洛坦"即将登陆我国 气象专家详解特点和走势

2011年07月29日14: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洛坦 业务预报 客观预报 短时临近预报 预报误差 张改萍 不对称结构 参数化方案 台风结构 气象专家

回港避风的渔船 新华社侯建森摄

记者:目前,中国气象局对防范“洛塔”进行了哪些部署安排?国家气象中心如何做好台风监测预报工作,以及与地方气象台的联动?

许映龙:28日上午9点35分,中国气象局已经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南方相关省市气象部门也启动了相应的台风应急响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应对台风的安排部署。

为此中央气象台启动了加密会商流程,并每小时对台风进行一次跟踪监测定位,不断滚动更新监测信息、适时订正预报结论,并且加强与地方气象台会商联系,共同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延伸阅读】台风科普问答

记者:目前我国的台风预报水平总体如何?

许映龙:随着数值预报模式和技术以及综合探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风业务预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台风路径业务预报水平进展显著,目前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以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为基础的对台风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的综合探测体系。在积极推进气象综合探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台风数值预报模式及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级、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气象台站的台风数值预报业务体系,该体系由全球台风预报模式、区域台风预报模式、台风集合集成预报系统以及其他统计动力和中尺度模式所构成。数值预报模式和其他统计动力客观预报模式的发展和改进, 大大提高了我国台风业务的预报能力。在风雨预报方面, 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台风大风和暴雨客观预报方法可供业务预报应用, 沿海各省根据自身的需要研制半理论半经验或诊断统计方法预报台风大风以及暴雨强度和落区。

总体而言,我国在很多方面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对于异常台风的预报,包括路径异常、强度突变等预报误差还较大,风雨预报精细化程度低、准确率不高,台风业务预报的水平远不能满足防台抗台的现实需求。因此,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台风业务的监测预报水平,仍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长远任务。

记者:为什么说台风预报仍然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科学和业务难题?目前台风预报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

许映龙:首先是台风强度预报。由于观测资料缺乏, 对台风结构的复杂性了解甚少, 对台风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认识也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台风强度变化所涉及的复杂的海气以及海陆气相互作用知之甚少, 导致台风强度业务预报能力低下。与台风路径预报相比, 过去20多年来, 国内外各预报中心在台风强度业务预报方面进展非常缓慢, 用于业务的客观预报方法也很少, 为数甚少的统计或统计释用方法还不够成熟, 预报精度较低, 各国在强度预报业务中主要还沿用经验方法为主。因此, 改进台风强度预报仍是各国台风业务预报未来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台风内核结构的观测和认识, 并以此为基础改进和发展数值模式。

其次是风雨预报。客观、精细定量化的台风风雨预报对有效防台抗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台风登陆前的风雨短时临近预报, 一方面沿海强风和强降水何时开始, 决定着人员撤离和转移的时间, 另一方面强风范围和强降水落区未来如何变化决定着人员撤离和转移的范围, 而台风风雨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目前尚未建立, 风雨预报的精细化水平远不能满足防台抗台的现实需求。目前国内外主要致力于借助卫星、雷达等遥感手段对台风风雨的观测估计研究, 同时结合地面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 在天气形势判断的基础上, 利用诊断统计方法开展业务预报, 尚缺乏有效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 利用数值模式进行台风风雨定量预报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业务预报中缺乏客观预报产品指导, 尤其缺乏客观精细化的风雨预报产品, 经验外推预报仍是业务预报的主要方法, 预报时空精度差。

再次是数值预报技术。台风业务预报准确率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过去20多年来我国台风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路径预报误差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在模式开发和数值预报关键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现有模式未根据影响我国台风的天气特点、下垫面特点等来确定物理过程的处理方法和参数的选取, 导致模式物理过程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针对性较弱;现有模式的台风初始场形成技术落后, 尤其是卫星、雷达等非常规资料的融合应用能力薄弱, 已有研究成果业务化程度低, 且模式分辨率较低。这不仅影响了路径预报的精度, 也大大降低了强度和风雨的预报能力和精细化水平。

记者:我国是否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防台体系?

许映龙:中国气象局早已建立了从地方到国家级的五级台风联防制度,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部门内外互动机制,及时向相关防灾减灾部门提供预报决策信息,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扩大信息覆盖面。同时,气象部门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一些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的预警报产品。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