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在坎昆会议的会场外,一群青年环保人士邀请与会者加入到“把温室气体藏起来”的游戏中。 南都记者 张骏 摄
■记者观察
南都讯 特派记者杨传敏发自坎昆在过去的一周,几乎所有重量级的责难,全部是朝着日本去的。虽然,正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说的,日本的立场我们其实早都知道,没有什么秘密。但是,日本当中表现得很顽固,令不少发展中国家恼火,日本说,就是不要加入2012年后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即使知道你们不高兴,我们也不要。
《议定书》是否能续约第二承诺期,是气候谈判能否延续的关键。《议定书》不仅涉及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碳减排联合履约机制,还涉及到碳排放交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没有减排协议,几乎就没有碳交易,可以说《议定书》是所有碳市场的基础。
《议定书》如此重要,以至于很多人都希望它能继续存在。在前天一个由中国、日本、小岛国代表共同参与和媒体交流讨论的边会上,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黄惠康气定神闲,而坐在他旁边的日本代表Akira被记者的问题包围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被问的翻来覆去总结有几点:日本为什么不要《议定书》?加入怎样的条件你们才会要?你不要有什么好处?你到底要什么?
而中国代表就轻松多了,只用简单地回答关于透明度的问题。中国的应对显然也很有策略,先是说基础四国在透明度上都没有问题。然后,黄惠康话锋一转,开始转向讨论发达国家的减排和资金援助透明度。
中国提出在2020年碳强度减排40%-45%,奠定了自己在气候谈判中的立足点。去年哥本哈根中国就是凭借自主碳强度减排在第一周占据了有利位置。而在第二周,中国的减排被美国在“透明度”上大做文章,吃了亏。
今年,中国代表团相当低调,除了一次关于中国减排的边会之外,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只是在中国展台,提供了大量介绍中国减排经验的材料。美国也相对低调,甚至几乎表现得无所作为,除了重复之前的观点,他们既没有攻击性,又没有建设性,甚至对《议定书》的存废,在被记者问起时,也以自己不在签约国为由,不发表具体意见。
中国既没有说某些发达国家人均消耗了多少能量,美国也没有说某些碳排放全世界第一的大国怎么样,中美相敬如宾,太和谐了。
而日本代表所说的,《议定书》缔约国的碳排放总量加起来只占全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7%,也同时影射了排放量分列一二名的中美,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没有纳入《议定书》太显眼,而中国或许也会被捆绑起来,这是下周中国需要面临的主要压力。
在昨天讨论主席案文的全会上,欧盟代表也挽留了《议定书》的意见,但他们同时说,需要一个更有效的《议定书》。虽然波澜不惊,但微妙的角力已然开始。
记者手记
坎昆的理想和现实
顶着加勒比海的太阳,花了十多分钟,从主会场走到媒体中心,穿过椰子树围绕的小道,黄澄澄的椰子在树上睁眼瞪人。还有一种在坎昆随处可见的海鸟,黑色的羽毛,尖而长的嘴,专心地沿着路边的草坪走路,也会斜着脑袋看你,但是你一走近,它又会用纤细的脚快步跑开。
原谅我花这么多字写这些,看起来和会议无关的事情,自然和友好的环境。但真的无关吗?不要以为,视而不见,就可以躲避。此次大会主办国安排的协议酒店,大部分都在沿海边的酒店区域,我不知道代表们每天推开窗户,看到浅蓝色的海洋,每天颜色跟随时刻变化,会想到什么。主办方把主场、媒体中心、NGO和边会会场分割在三个地方,种种不便,唯一的好处是,平均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要半个小时。于是代表们有很多时间,可以看到自然。所有参加者都可以近距离观摩自然。
那天在一辆从主会场到边会场的接送车上,我听到有人在惊叫,顺着望过去,看到路边有一群鼬,黑亮的皮毛,在绿色的草地里蹦跳。生灵,如果可以用这个词。如果气温继续升高,人继续破坏环境,还有他们的藏身之处吗?
前天,WMO发布报告,2010年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热的三年之一,地球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极端气候的影响。一方面是科学家的报告,另一方面是现实。和去年的会议相比,今年的会议基调更加“现实”,昨天的主席案文公布也反映了各方达成共识的现实,所以波澜不惊。但是,气候会议进入到16年,人们每年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争取利益,顺便增加更多的碳排放吗?
特派记者 杨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