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焦梦 实习生 郑之钰)近日,在“心智障碍者权益研讨会”上,国际劳工组织中国残疾人就业项目官员周海滨先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心智障碍人士大多都有社会心理障碍,在类似工作场所的动态环境下很难与陌生人实现有效交流,这种心理上的障碍让这些心智障碍人士很难胜任社会工作。所以这时就需要一个中间者对障碍人士进行支持鼓励。在美国的相关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一个支持性就业辅导员的角色,来充当这些在岗心智障碍者和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
关于支持性就业如何实施,他向记者介绍说,这种支持性就业的实施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岗前的模拟工作场所的训练。一般来讲,心智障碍人士在陌生的环境下很难自主形成有效的交流机制,故模拟一个和工作场所类似的环境,有利于心智障碍人士在上岗后马上适应新环境。比如香港的万豪酒店与香港的一个心智障碍者协会——鸿志基金会合作,在该协会里制作了两个和万豪酒店一模一样的房间充当培训场,效果很好,并已经取得了六个心智障碍人士在万豪酒店就业的好成绩。
第二步称为密集支持。由于障碍人士在上岗后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时候心智障碍人士会特别固执,或者不愿意面对面和顾客说话等等。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雇主认为这个人不适合从而辞退他,原本上岗的心智障碍人士又回到失业状态。因此密集支持阶段对心智障碍人士来说特别关键。在这个阶段中,支持性就业辅导员会全程跟随,在一个岗位和心智障碍人士一起上岗。一旦发生问题,支持性就业辅导员就一边和心智障碍者的顾客及老板解释,一边开导这些心智障碍者,化解矛盾,让顾客和老板理解支持这些人士的苦衷。
第三步称为自然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心智障碍者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后,支持性就业辅导员的支持密度将会越来越小,原本需要辅导员介入的问题可以由心智障碍者的老板或者同事介入,辅导员便逐渐地退出辅导心智障碍者的工作。这个阶段就称作退出阶段,也就是第三阶段,形成自然支持的阶段。形成自然支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心智障碍者能够独立地和外界环境发生互动,产生互动,并留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在以上三个阶段完成以后,心智障碍者就可以胜任一份工作并开始自主地实现社会价值了。
而支持性就业的实施时间长短则取决于心智障碍者的心智状态和他与社会融合的程度。如果一个心智障碍者在工作之前能够和其他的陌生人互动,比如能够买东西,识别钱,那么他在工作时的阻碍就会较少,反之则会比较困难。因此特教学校,培智学校的前期对心智障碍者的培育工作和与社会的接触多寡,对心智障碍者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且,心智障碍者的年纪越大,实施支持性就业就越困难。因此,早期介入心智障碍者的培育工作,将对之后支持性就业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般来说,心智障碍者的障碍主要是智力发展的不足,他们在身体机能上与常人无异,所以心智障碍者可以胜任很多侧重于体力劳动或者服务性质的行业。比如餐馆服务,搬运重物,或者是看管仓库,包装包裹等重复性的劳动特别适合心智障碍者。比如现中央民族大学聘用了一名心智障碍者作为其车库管理员。又因为有些心智障碍者特别强调秩序感,他们也能胜任如大型超市的理货员之类的强调物品归类摆放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