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2014年春节就要到来。据预测,今年的春运将有超过36亿人次完成归乡大“迁徙”。
有人归心似箭,有人“望乡却步”。后者思念家乡却又害怕归乡,渴望团圆却又心有顾虑。这个群体,被称为“恐归族”。
此前有网站针对1840名参与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
“恐归族”中流传着一个段子:回家要做的事太多,可假期永远太短;亲戚朋友一大群,却似乎有三头六臂也探不完;年底各种开销大,回家无疑又是一次“大出血”;好不容易能享受单身贵族特权,却被亲友抓住“逼婚”七天。
有网友干脆总结出了一个“过年九大怕”,怕春运、怕送礼、怕催婚都“榜上有名”。不少网友看后“掺杂着笑与泪”坦陈:条条戳中,句句辛酸。
团圆的喜悦与生活的焦虑并存,后者在春节期间集中爆发。“恐归族”们感叹:过节,怎么就成了“过劫”?而更多的人在问:怎样让过年回归质朴的舒心和快乐?
囊中羞涩:回不起
【恐归者一】王香林,北京某家政公司家政人员,四川宜宾人
“我已经八年没有回家过年了。”王香林平静地说。十年前,王香林一个人来到北京,找到目前所在的家政公司做工,丈夫是后来打工认识的同乡。夫妻俩在北京算是安顿了下来。
“过年谁不想回家呀,可是本来就挣得不多,两个人回趟家,路费不说,加上给亲戚带点礼物,给小孩们点压岁钱,够我们好几个月工钱了。”王香林摇摇头,“这要是回家,哪回得起?”
歌里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恐归族”叹:没钱,过不起年。
一项有611名网友参与的关于“恐归”原因的调查显示,57%的网友表示春节回家最怕赚钱少不够用。近八成的网友表示,过年回家的花费已超过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其中更有15%的网友表示“回家一次,损耗半年”。
王香林给记者算了笔“回家账”:夫妻俩来回硬座火车票约1200元;给父母亲戚约2000元;家里晚辈多,压岁钱不低于500元,其他人情开支约500元。这样算下来各项开支超过4000元。而王香林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北京大学教授佟新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逐渐失去了情感表达的能力,所有的手段都是物化的、商品化的,关系的远近,情感的亲疏,都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消费来呈现。摒弃“脸面观”,将年味中的“金钱味”逐渐减少,还春节以朴素的情感原貌,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没“混”成功:伤不起
【恐归者二】李行,天津某大学大四毕业生,山西太原人
大四毕业生李行今年一点也不想回家过年。他原本打算毕业后出国,可雅思成绩并不理想,出国之路受阻,求职也遭遇今年的“难上加难就业季”,目前工作还没有着落。
“我现在就怕家人问起来毕业之后的事,更怕同学聚会时,人家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签工作的签工作,可是我还没个着落,这个年肯定难过。”李行说。
像李行一样觉得自己“混”得不如别人而不愿回家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69%的人过年不想回家的原因是“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去”。
有人说,春节像是一场“成功表彰大会”,“成功”的关键词是“车子票子房子”。有职场“恐归族”吐露心声:父母亲友的传统观念都认为,在大城市读完大学就顺理成章能有份好工作、高收入、大房子,却不知道现实中的我们或许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为生存而挣扎。回家,又该如何面对?
对于这种“恐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觉得“非常没必要”。他提醒“恐归族”,父母其实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至少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陆士桢说。
屡遭催婚:烦不起
【恐归者三】武丽,陕西某外企销售主管,江苏南京人
25岁的武丽目前单身,在亲友眼里她已成了“剩女”。“每到过年,各个亲戚都会操心这件事情,各种盘问,各种安排相亲。其实我自己一点也不着急,现在事业也刚刚开始,结婚这件事,根本不在我近几年的计划范围之内。可是你又不能把这些话给爸妈说,觉得应付起来挺难的。”武丽无奈地说。
1月14日《墨尔本日报》头版整版刊登了一则“给儿书”:爸妈再也不逼你结婚了,今年回家过年吧。据悉,这位中国母亲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墨尔本日报》刊登这条消息,希望因为被“逼婚”而“躲”到澳大利亚的儿子回家过年。
此举一出,网友热议。有人感动于慈母之心,也有不少人对儿子如此躲婚的苦衷表示感同身受。有网友诉苦:“每年春节都过成了‘相亲节’,我用一句‘烦死了’挡了三年,今年父母下了‘最后通牒’,感觉今年实在挡不过去了。”有些严重“被逼婚”的单身一族甚至在网上发帖“租男友”、“租女友”,以解“燃眉之急”。
近日,一份《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80后”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群体。超四成的父母选择“唐僧模式”,即不断地言语催促;近两成的父母喜欢“发动群众”,用亲朋群体施压;还有的父母直接赶鸭上架,强行安排相亲约会。(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代际差异和情感焦虑在此相互纠缠。有专家建议,子女们面对亲友“热情拷问”,要当成一种自然的关心,而不是预先放大成压力甚至恐惧;而父母们也要尊重子女婚恋的独立自主权利,对子女的生存境遇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繁文缛节:累不起
【恐归者四】张云,移民澳大利亚,山东威海人
两年前,张云和丈夫博士毕业后双双移民澳大利亚。张云说,她去年过年就没有回家,今年也不打算回去,以后回家过年的可能性更小。“怕麻烦”,是张云给出的不回家的原因。
“其实,不一定非得在这个时候凑热闹。”张云说,“这边过年并不休假,回家得请假,又没有直飞航班回家,还得抢火车票,而且回去之后需要应酬的事情太多,走亲访友,也太累了。”
和国内的异乡游子相比,回家路,对于张云这样身处异国的人来说更加漫长和辛苦。春运高峰回家的票不好买,琐碎繁杂的人情来往又不能少,而他们也开始逐渐接受国外的观念和生活习惯,只有过年才能和家人团聚的观念在逐渐淡化。
张云告诉记者,等过几年自己站稳脚跟,就会常常接爸妈去澳大利亚,又能团圆还可以旅游,这样比回家过年要方便很多。
中国社会问题学家、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但也是可以有所改变的。回家团聚,大家不一定都要挤在春节期间,我们可以提倡小家庭、分散过年,提倡平时抽时间回家团聚。”
观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所谓的“恐归”只是一个心态问题。农民工都争先恐后挤火车回家,大学毕业生却不回家,是不愿回家的年轻人制造出来的借口。
中央团校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专家陈立思:“恐归”现象说明,当今社会“人情消费”过高,一些年轻人不得不花钱买“面子”。那种认为出手不大方就没有面子的心态,是要不得的。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这些心态刷新着中国人传统节日的年味儿。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人的春节演变出丰富多彩的形式,而这又是催生“恐归族”的重要社会条件。
广州大学民俗学家马洁针:春节团聚的主要目的是探访家人、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实质性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