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不能丢失“良心”

2013年07月22日09:2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良心 城市防洪 城市排水系统 城市生态 城市规模 洪涝灾害 城市文明 排水管网 河道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董峻)一年前的今天北京暴雨成灾,下水道吞噬鲜活生命的梦魇令人叹惋。下水道不仅是城市生态循环的关键,展现城市文明的程度,更检验着一个城市的“良心”。

国家防总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累计30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4770万人,因灾死亡300多人,失踪200多人,倒塌房屋15万间。

客观看来,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存在一定客观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不同程度遭受江河洪水和内涝积水威胁。受制于气候影响,我国很多地方雨季集中,夏秋为甚,这也为城市防洪增加了难度。

但也要看到,城市洪涝灾害也与一些地方“重地上、轻地下”有关。城市高楼越来越多,地面硬化造成可以渗水的“毛细血管”减少。下水道这种看不见的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一年一遇到两年一遇,其他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一些城市在建设中甚至截断排水管网,破坏城市排水系统。一些城市的老城区排水系统老化失修、淤积堵塞严重。如此等等,是造成城市排水能力下降、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中容纳的水分增加7%,全球区域性升温频率不同使大气更加不稳定。为此,极端天气、水旱灾害不仅多发重发,其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也将日益突显。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的新形势,城市防洪的任务更加艰巨。

人们希望,相关部门能把城市防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早日解决好防洪排涝的薄弱环节。全力推进城区堤防、河道、管网、泵站等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共绿地、洼地等建设临时调蓄涝水场所,对侵占河道湖泊、截断排水管网等现象及时查处,早日恢复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洪能力。

长远看来,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还需进一步提高科学化水平。城市建设尽力避开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统筹好市政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增加道路交通网络的防洪设施,增强城市的涝水调蓄空间,留足渗水地面,筑牢地下“良心”工程,提高城市的防涝能力。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