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残疾人共圆中国梦

2013年05月21日08:4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残疾人 帮扶 困难残疾人 困难群体 助残日 贫困

“梦想起航”四个大字,挂在江苏东台市许河小街肢残人胡启云刚刚开业的熟食小店里。一直靠飘泊打工为生的他,接过东台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送上门的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时,心潮起伏。“我这小店距市行政服务中心有50公里,从咨询到申请,从购买消毒池到照相办证,所有手续都不用我出门。”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帮扶贫困残疾人”。据对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仍有1500多万残疾人生活在国定贫困线以下,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2%以上。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富裕梦,需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与参与。

特惠加帮扶 生存有保障

给予贫困残疾人,特别是重度贫困残疾人更多的保障、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敢于有梦,尤为重要。普惠加特惠,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让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让残疾人构建梦想的基本要素。

今年助残日期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惠及残疾人。

山东省泰安市将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了70元。广西等地的党员干部开展了与贫困残疾人“一助一结对子”的帮扶活动,从生产、生活等多方面为残疾人提供资金、技术扶持等帮助。广东佛山禅城区的重度残疾人,今年进入集中托养机构,会享受到政府为每人每月提供的1500元托养补贴,极大地减轻了重度残疾人的家庭负担。

我国第一款针对智障人士家庭意外、疾病的综合商业保险项目,在全国助残日前夕正式启动,智障人士及其亲属面临突发事故时将获得必要的经济保障。

一步一步,越来越多的贫困残疾人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怀揣梦想,放飞新生。

培训加创业 生命有尊严

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自主创造幸福,是扶贫的根本之道,更是残疾人获得认可、塑造尊严的重要途径。

江苏泰州黄桥镇祁巷村的农业科技观光园在残疾人丁雪其的带领下,以创业扶贫的方式吸引了35名残疾人通过土地流转入股,除了每年的股东分红,残疾人还能通过在园内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拿到工资。

全国助残日期间,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残联共同主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北京市和16个区县2500多个工作岗位提供给残疾人朋友。

吉林省实施“一带十传百培训计划”,通过重点培训扶持残疾人创业脱贫大户,有目标、有考核地将扶贫成果扩大到乡镇和农村,带动基层残疾人提高和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的残疾人生产技能培训网络。

据统计,2008年—2012年,全国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434.9万人次。

有尊严,才会有梦想,正是这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扶贫措施,让贫困残疾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梦想,有尊严地生活。

耕耘美日子 生活有奔头

在同一片蓝天下,残疾人与普通人一样,活得幸福,活出精彩。

助残日之际,湖北宜昌市的盲人按摩师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和残疾人提供免费按摩服务。“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有能力回报社会,我很自豪。”按摩工黎师傅欣慰地说。

像黎师傅这样的残疾人并不在少数。从被帮扶到帮助他人,许多残疾人凭借自强、自立实现了华丽转身。

如今,残疾人实现脱贫梦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近5年来,已有1017.8万人次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其中487.5万人次通过扶贫开发实际脱贫。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2015年,农村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全面保障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教育、住房和康复服务。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是各级政府当仁不让的责任,通过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残疾人群体有尊严地幸福生活,是从长期的扶贫实践中得出的清晰认知,也是对今后发展的自觉选择。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