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专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最重要变化
——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别尔格尔
新华社莫斯科10月28日电(记者魏良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别尔格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开始向新的火车头、新的发展驱动力转型,这是中国发生的最重要变化。
别尔格尔说,过去30多年,中国维持了年均近10%的经济增长。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有三个推动因素:出口、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但最近十年,这三个方面的优势日渐消退。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市场萎缩,中国外向型产业遭受冲击;由于工资水平提高等因素,劳动力不再便宜;各种资源的价格也显著上升。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式。
别尔格尔说,转变发展方式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为此,一要增加居民收入,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要消除过大的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在这些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收入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取消农业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农村社会养老体系不断完善。所有这些将使国内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他认为,中国从倚重国际市场转为关注国内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出口。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开发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不能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与资源为外国品牌‘打工’”。
别尔格尔说,与以前相比,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可能有所放缓,这完全正常,因为增速只不过是从10%左右降至7%至8%,这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居高位。他说:“经济危机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对西欧国家那样大的影响。中国的货币稳定,非欧元和美元可比。中国粮食连续9年丰收,产量不断提高。此外,还有一系列因素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危机面前可以牢牢地站稳脚跟。”
在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别尔格尔表示,中国模式的重要性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国家监管和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并保持两者间的动态平衡。这将给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别尔格尔说,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来说,未来十年极其关键,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中国亟须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中国一些经济领域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当前中国政府正努力加以调控,避免形成泡沫。
别尔格尔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总体上很乐观,因为中国领导人始终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反应。他说:“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对前期的发展进行总结。中国的第一要务不在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而是发展创新经济,提振国内需求,让人民分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