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国庆前夕,成都军区空军某部组织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弹演练。本报特约记者 刘应华摄
空军航空兵某团——
战鹰跨区域实施远程突袭
本报讯李永启、特约记者王军报道:初秋时节,北疆某机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架架战鹰呼啸着冲天而起,向2000多公里外的某海域飞去,实施跨区域远程突袭战术课目训练。
带队长机、沈空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李柱军一边又快又稳地领飞,一边与身后机群保持通信联络:“注意高度、保持速度、掌握间隔。”
数分钟后,战机突然猛地一颠。不好!遇到了强气流。“注意跟进队形,跃升高度……”机群立刻上扬,强气流很快被抛到机下。
躲过气流,又入云海。忽然,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减小,无线电罗盘指示摆动,李柱军判断:应该是海岸效应引起的。“跟近建立航线!”机群冲出云层,下降高度,紧贴海面向“敌”目标飞去。
“有干扰!”李柱军知道他们已飞临“敌”雷达探测空域,“敌人”连续不规则机动,企图规避我雷达搜索。“目标前方50公里,注意隐蔽。”李柱军一边下达命令施放干扰,一边引导机群实施自主空战……
“上升高度!”“攻击!”顷刻间,数十枚炸弹齐发,“敌”目标顿成一片火海。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
连续抗击超低空来袭导弹
本报讯李贵宾、特约记者王庆厚报道:初秋,黄海,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编队连续抗击导弹演练如期上演。记者随舰出海,目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战舰雷达战位上,对空雷达手正从布满环境杂波的屏幕上捕捉蓝方行动的蛛丝马迹。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杜政军介绍说,这次演练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提高了“门槛”:抗击时间短、干扰强度大,对抗更加激烈。
话音未落,雷达战位报告:“某型雷达死机。”编队指挥舰“绵阳”舰作战室的雷达屏上,一片蓝色。电磁迷雾中,两枚导弹向编队快速逼近。“电磁压制”“干扰防护”……指挥员立即下达一连串口令。
千钧一发之际,雷达战位突破电磁迷雾,蓝方两枚导弹跃然荧屏。
“舰空系统自主实施抗击!”突然,导弹系统目标丢失。发射手徐海滨立即转换操作,目标数据再次链接的瞬间,徐海滨按下发射按钮,舰空导弹呼啸而出,扑向来袭目标,第一枚来袭导弹凌空开花。
与此同时,蓝方第二枚导弹逼近。位于编队右翼的“大连”舰一个大舵角转向,数枚干扰弹齐射,在空中形成一团“干扰云”,诱骗来袭导弹一头扎进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