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工程为何输给商业开发

2012年05月28日08:5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学 商业设施 商业开发 工程 学校 新京报 第一财经日报 拆迁 教育事业 居住环境

率团访问四川的香港政务司司长林瑞麟24日向媒体回应援建绵阳紫荆民族中学被拆一事。他强调,港方将收回援建学校的200万港元,并将其回拨到特区政府设立的四川重建基金。记者在绵阳采访看到,中学原址周边已经建起大片商业设施,而紫荆民族中学则租赁校舍办学。(5月25日新华网)

这次,香港政府给绵阳当局上了一课。绵阳的一些官老爷也许还没回过神来:捐出的善款还可以收回?是的,擅自改变善款使用方案,捐款方有权追索捐款,这在慈善法规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是通例。

接受捐款重建在强震中损毁的中学,本是一件早日恢复灾区正常生活秩序的大事,同时也寄托着香港人民的祝福和期望。光天化日之下,众望所归的慈善工程怎么说拆迁就拆迁了?好端端的中学地盘怎么瞬间就变成了商业楼盘?

不得不说,开展慈善工程时,绵阳当局缺乏接受监督的意识。慈善工程的一大要义就是公开透明,否则,在这个民众监督意识逐渐觉醒的时代很容易激起义愤,想蒙混过关越来越难了。香港定向捐建紫荆民族中学,如果该中学需要迁建,绵阳当局必须向捐款方进行通报。对方若提出异议,绵阳方面要么将善款退回,要么维持最初方案。稀里糊涂地拆迁一个慈善工程,你置对方的善心于何地?此外,绵阳还应将迁建中学一事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毕竟建设学校属于公共事业范畴,理应听取本地民众的说法。以上两点均未见绵阳政府付诸行动,迁建中学之举堪称“悍然”。

内地一些地方政府向来滥用权力,积习成疾,乃至遇到慈善工程时依然我行我素,不把信息公开透明当回事,无视民众的知情权,此情此景,不被唾沫星子淹死才怪。

再者,绵阳当局暗中与开发商联姻,将中学原址进行商业开发,一方面,政府必定从中获得不少财政进项,另一方面,绵阳市区形象将更加“亮丽”,于政绩大有好处。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绵阳当局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摸摸地改变重建中学的规划。逐利的冲动如此强烈,至于什么慈善工程、程序正义之类被次要考虑、甚至不被考虑。

当迁建之事被媒体披露后,绵阳有关官员表示,这是万达公司“擅自拆除”的。(5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两天后,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则回应:“这事和万达有什么关系?”(5月25日《新京报》)看看,政府和开放商都是一副无辜的面孔。其实,到底怎么回事,他们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不都是门儿清吗?相互推脱不过是唱了一出双簧,反正都已得到了各自想要的利益,学校也拆了,商业设施也建了,就算民众有意见,还能怎样?

商业开发能改善当地居住环境,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教育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吗?经济、城建优先于教育,是一些地方持续数十年的发展模式。教育事业乃百年大计,一个官员主政一方才几年?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一个捐建学校的慈善工程为什么会输给商业开发。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