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择岗新变化:从追求工资到寻找保障

2012年03月16日16: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农民工 新生代 招聘会 农村 劳动合同法

新华网兰州3月16日电(记者王增海 姜伟超)从甘肃天水农村来兰州打工已经9年的刘明辉,这两天辞掉干了近3年的超市防损员工作,开始重新择岗。这一次,他不光把目光盯在工资上,有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工作成为了他的目标。

记者最近在兰州城乡结合部的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区采访了解到,目前的“用工荒”为进城务工人员表达自身诉求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为自己在城市里生活的长远保障考虑,从以前的追求有保障的工资到开始寻找有保障的生活,农民工择岗观念出现了新变化。

“在城市里干了这么多年,该是为将来考虑的时候了。”刘明辉说,他从高中毕业后开始进城打工,在城市里认识了同样打工的女友,然后结婚生子,农村生活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陌生的世界。

在人群涌动的劳务市场,搜寻了一上午招聘信息的刘明辉有点筋疲力尽。他说:“我老婆和我一样进城打工,以往我们俩每月工资加起来也不过3300元,用于房租、孩子、日常开支等,一年下来,基本没攒下钱,有时还要从老家带点米、面、油等补贴。”虽然生活得并不轻松,但刘明辉和他妻子谁也没打算回老家。“不会种地,也过不了农村的日子了,既然想在城市里生活下去,那就要考虑自己各方面的保障。”刘明辉说。

和刘明辉一样住在兰州雁滩地区的康敏在兰州一家保洁公司做了7年保洁员。最近的一个招聘会上,康敏看上了一个印刷厂的一线岗位。“这个岗位比我现在的工作每月要少挣100多元,但是给买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我决定过去,毕竟不能只看现在。”康敏说。

康敏和丈夫是甘肃定西临洮县同一个村的。丈夫现在在兰州一家旅游公司开大巴,孩子在城里上小学。康敏说,来兰州打工10年,有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是城里人了,但有时又会生出一种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并不属于城市,心里没有着落,慌得很。“主要是因为没有保障。”康敏说。

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的兰州雁滩地区采访,记者发现,在城市里一直生活下去成了越来越多“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但由于用工不规范、身份限制等各种原因,这些人很多都没有城里人拥有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虽然参加了农村的新农保、新农合,但由于这些保障并不适用于城市,这些人成了生活在城市里的“夹层”人群。

兰州市城关区就业服务局局长陆祖成介绍,目前城关区有进城务工人员近30万人,农村务工人员一旦进城,多数都会选择一直生活下去,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人的生活节拍和城市节奏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如何增强在城市里的生活保障,成为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的追求。

“用工荒为进城务工人员这种诉求的表达提供了条件。”陆祖成说。据介绍,兰州市城关区每周末都固定举办务工人员招聘会,每次提供的岗位都在2000个以上,但每次只有300多岗位能成功招到人。

“除了结构性短缺外,待遇是主要原因。”陆祖成表示,在以前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下,工资多少是进城务工人员择岗的主要标准,随着近几年用工荒在各地普现,进城务工人员在择岗时自身诉求体现得越来越多,养老、医疗保险等生活保障成为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的择岗条件。“这与以前只看工资不同。”陆祖成说。

“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到和城市人口一样的待遇和保障,既是考验一个城市就业服务和城乡统筹工作的风向标,也是解决用工荒的关键所在。”陆祖成说。

在兰州市雁滩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租住的“小炮楼”里,刘明辉坦言,物价、房租等生活成本上涨加重了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负担,一些用人单位也把给员工购买保险视为额外开支,虽然目前用工紧缺,但想找一份既能攒点积蓄又能提供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保障的工作并不容易。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