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李珊珊的男友郑伟正在摊前忙碌着。陆遥 摄
当卖菜这一职业由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转变为如今多样的卖菜方式,菜贩们也变得更加职业化,更像城里人。随着老一代菜贩因为年纪和身体原因纷纷退休,加上各种社会因素的推动,年轻一代的菜贩开始在农贸市场上登台亮相,这些80后、90后的“菜二代”们子承父业,做起了蔬菜买卖。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卖菜人形象,正在被这些“菜二代”们一点点改变着。
吃苦不输父母
21岁的李珊珊是个名副其实的“90后”,来自江西广丰的她目前和男朋友在近江村农贸市场里共同打理一个卖菜的摊位,将生意从做了十多年蔬菜经营的父母手里接了过来,是个典型的“菜二代”小摊主。而李珊珊的父母亲则回到江西老家去生活了,正在老家替他们盖婚房。
上午十点半,记者来到近江村农贸市场。李珊珊的菜摊就在农贸市场入口的电子屏底下,是市场里的“黄金商铺”。李珊珊正捧着一大碗面匆忙地吃着,这是她的早饭。
李珊珊告诉记者,卖菜的生活十分辛苦,常常吃了上顿顾不上下顿。每天凌晨一点,李珊珊要开着小面包车前往勾庄批发市场进货,打理完货品到达近江农贸市场已近凌晨4点,却顾不上休息,抓紧整理摊位,并将一部分蔬菜批发给周边的一些小商户,再开始一天的卖菜生活。这样片刻不停的忙碌要持续到下午6、7点才能结束。
虽然当上“菜二代”的时间不长,李珊珊对“卖菜业务”已经十分熟练。最初接触卖菜时,她连电子秤都看不懂。虽然还年轻,但在卖菜这一行上,李珊珊的成绩丝毫不输给父母亲。她与男友省吃俭用,每天起早贪黑,不仅是为了多赚钱,更是因为接手蔬菜摊的一份责任心。
喜欢卖干净的菜
两年前,李珊珊从江西一所中专学校财务专业毕业后,在杭州下沙的一个小公司做实习出纳。后来母亲身体不适,她去菜摊帮忙,一来二去当起了专职的“菜二代”。
李珊珊颇有心得地表示,要在这么多蔬菜摊位中取得优势,要靠跑量。幸运的是,她靠抽签分配而获得了位置不错的摊位,销量会比其他人略高一些。但是,要长期保持这种优势还得靠薄利多销。和父辈的经营方式不同的是,平时她与男友会定期给一些中等规模的餐馆供货,增加固定的跑货量。李珊珊还用比批发市场略高的价格将菜卖给附近农贸市场的小菜贩。李珊珊开始一点一点拓展客户网络。
虽然卖菜的生活比做财务工作时辛苦许多,但一个月下来也能做出八、九千的营业额,生活基本不愁。
除了拓宽销售渠道,李珊珊在销售品种上也有过一番考量。“过去父母是做青菜这些水菜的,水菜吃的人多,生意容易做,但卖水菜最苦,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打理收拾,因为手经常浸在水里,冬天总是满手的冻疮。现在我固定卖花菜、番茄、莲藕等干净清爽的蔬菜,生意也不错,打理起来也轻松,甚至可以跑更多的量。”
“父辈们卖菜,有时只为维系基本生活,保本经营,没想过拓展业务,而我们不仅要追求保本,更渴望创造更多利润。”此时的李珊珊已经没有了起初卖菜时的生涩,更多的是对这份职业满心的规划与希冀。
收摊后喜欢逛街吃饭
在市场里久了,一个人忙碌辛苦的李珊珊结识了同是“菜二代”的男朋友郑伟。这个同样来自江西的小伙子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来到杭州帮做蔬菜生意的叔叔一起打理摊子,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他甚至学会了不少杭州话。
工作中的李珊珊烫着一头洋气的卷发,带着闪亮的耳钉和秀气的戒指,和这个年纪的女孩一样爱美。卖菜空闲时,李珊珊会用手机玩玩游戏、上上网,想逛街时也会挑个日子早些收摊,与男朋友去武林路逛街、吃饭。
采访中,李珊珊始终都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生活的压迫感在这样年轻的生命面前毫无痕迹。李珊珊笑称,生活太忙碌,都没有时间与男朋友约会,只好每天在菜场里“约会”,共同打拼。“等明年老家的房子造好了,我们就回去办喜酒。”
对于结婚后是否会继续卖菜,李珊珊说,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已经考取了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的她正朝高级会计资格证书努力,虽然“菜二代”的身份驾轻就熟了,但自我的理想与自身价值的实现依然是李珊珊现时重要的人生规划。(陆遥蔡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