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4月6日,一场针对官员的治庸风暴席卷武汉。武汉市“治庸办”暗访了该市14家职能部门,发现上班迟到、上网、玩游戏、炒股、聊天和脱岗等现象29起(4月28日《新京报》)。
自从有了官场,也就有了“治庸”,这样一个老话题摆在面前,很容易让人审“庸”疲劳。近些年,全国一些地方屡掀“治庸风暴”,究竟取得了多大实效,恐怕也只能是一本“糊涂账”。说到底,“庸”只是其“标”,“臃”才是其“本”,要想“标本兼治”,既要坚持“治庸”,更要先“治臃”。
不妨思考一个极简单的问题:那些“庸员”们为什么有那么多闲暇,得以做到“上班迟到、上网、玩游戏、炒股、聊天和脱岗”?假如机关人员足够精简,假如工作负荷量足够巨大,逼得他们团团转还忙不完,又怎能“庸”得起来?显然,这是因为机构臃肿、冗员过剩,几个人去做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自然就显得“精力过剩”。可见,“臃”是因,“庸”是果。
当然,如果进一步追问:“治臃”又该如何下手呢?遗憾的是,比起“治庸”的暗访、曝光、问责等手段,想要“治臃”就更为复杂许多。这其中,既涉及到机构、编制、用人等体制问题,也涉及到一些更深层的“潜规则”。比方说,一些仅凭关系背景混入机关的人,缺乏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这活儿提不动那活干不了,却没办法开除或辞退他们,只能再另外招人来干活,自然会沉淀下一批“庸员”,但谁能拿他们怎样呢?
正因如此,假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冗员过剩的深层问题,那么,对于各地不时掀起一阵风似的“治庸风暴”,外界似乎也只能停留在一种消极态度上:“赞同,支持,却并不看好。”(浙江 宣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