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互相帮助”原本都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面对困难以及贫困,国人从来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近些年来,伴随社会转型,弱势群体的显现,人们渐渐发现,慈善捐助已成一项事业。
2004年政府颁布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允许非公募形态包括私人和企业的基金会登记注册,我国的慈善事业开始有了第一次爆炸式增长。从2003年至今,在胡润慈善富豪榜上的100位慈善家共捐赠了95亿元人民币。
表面上看,慈善事业的每一年也许都值得庆贺。然而,我们真的可以说慈善事业已经很发达了么?事实证明,我们所做的努力也许远远不够。
各类慈善机构虽已超过30万个,但资金状况并不乐观
来自国家民政部统计的数据:目前我国除了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
我国目前的各类慈善机构虽已超过30万个,但资金状况并不乐观。2005年民政部门接收捐款29亿元,民间慈善机构募集30余亿元,仅占当年18万亿元GDP的0.02%。
而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公民的慈善意识还有待加强。2006年我国社会捐赠资金约100亿元人民币,占GDP不到0.1%,其中企业和组织捐赠超过80%,社会公众捐赠不到20%。
不可否认,慈善,还没有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习惯。原因何在?
被动性捐款影响了公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今年1月上旬,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2007中国公民捐赠行为及公益意识调查报告》,报告指出,79.2%的受访者认为,被动性捐款影响了公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调查显示,59.5%的被访者认为单位直接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扣除一部分用作捐款是被动捐款,有53.2%的受访者将学校组织的让学生捐款的活动看作被动捐款。此外,认为“单位组织的限定起点金额的捐款”、“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或其他组织的捐款摊派”属于被动捐款的比例也超过多数。
当调查问卷中提到“您在多数情况下是主动捐款还是被动捐款”时,比例高达32.5%的人选择了后者。
公益机构没有公开捐款使用情况,挫伤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我们应该深入地审视个人捐赠份额甚少的现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要通过系统的规划和制度设计进行有效的社会倡导和公益理念传播,激发而不是继续挫伤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认为。
另外,据了解,公众对目前国内相关组织对善款的使用是否科学表示非常关心。该调查显示75.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心善款的使用情况。而目前公益群体对公益项目实施的信息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大量公益群体未能在捐款后对善款的使用信息进行了解。71.1%的受访者表示“公益机构没有公开捐款使用情况”。
“这也造成了他们对投身慈善事业的顾虑,我们慈善组织应该多反省自己,而不应该去埋怨公众没有慈善意识。”何道峰表示。
要形成透明公开可信的制度,慈善事业应该单独立法
中国慈善业,如何解决包括被动捐款这样的尴尬呢?而又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慈善机制?
有学者专家就此指出,中国慈善事业遭遇的这些尴尬,正反映出缺乏系统的慈善法。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所主任杨团认为,出现上述现象一方面与我国的传统有关,人们已经习惯个人对个人的捐助方式。另一方面与现行的一些基金会资金管理不够透明、工作不够到位,从而得不到捐助人的信任有关。她说,透明度对慈善机构而言是个大问题。
何道峰表示,我国公众并不缺乏帮助贫困、投身慈善的热情,《2007中国公民捐赠行为及公益意识调查报告》中指出,6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公益群体”。“关键是要形成透明公开可信的慈善制度,慈善事业应该单独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叶维祯女士表示,要让普通民众走近慈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私营企业家、外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市政建设等公益事业,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标准。慈善组织也要做到机构精简、组成人员公开、资金走向透明。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透露,我国慈善法目前已列入人大立法计划,民政部正积极进行调研,推动该法的立法进程。(车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