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高科技产业转移”之忧
《财经国家周刊》:一方面,西方国家抱怨中国采用出口配额,是为了引外企将高科技工厂设在中国;另一方面,国内又担忧外国企业在稀土分离和应用技术上给中国制造壁垒,将引发贸易战。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宏前:我们的产品出口有配额,但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国土上设立的企业却不受配额限制。现在配额虽然没有增加,但稀土仍能从很多别的途径流入国外市场,这样通过国内、国外两种方式满足了外国公司对稀土的需求。
外企不会将高科技企业设在中国,他们只是将需求通过某种方式转移到中国国内来。实际上中国很多稀土相关技术已经达到高标准,所以壁垒不会形成。我们国家的稀土民用产业是走在前面的,高性能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和动力电池这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不落后。
林东鲁:西方真正担心的是中国控制稀土出口之后,相关高科技产业向中国转移。但任何一个国家在资源开采的同时都伴随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这是必然趋势。
在技术方面,中国稀土分离冶炼技术国际领先,是世界上唯一能大量提供各种品级规格稀土产品的国家。中国又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开发稀土材料高效清洁和循环利用技术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就产业链来讲,处于中游产业的发光、永磁、储氢和催化材料等已有很大进步。目前我们下游产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除核心技术外,还受到先进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限制。这种情况在各产业都是一样的,国家整体工业和科技标准化还有待提升。
大企业兼并整合模式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在整合稀土行业方面具体措施是什么?有哪些困难?对业已形成的产业链有什么影响?
王宏前:稀土产业的整合最终需通过国务院确定。这次将对轻稀土产业和中重稀土产业分开整顿。国家需要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来领头开发资源,用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保护资源,并有足够雄厚的实力进行未来应用领域的研究。
林东鲁:稀土行业整合受到各种利益、民营与国企、地区和部门之间多方牵扯和限制,所以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这时候就需要政府政策推动,以大企业、大资本进行兼并整合的模式是可以推广的。
虽然整合行业能稳定市场,有利于下游产业健康发展,但是国家政策上也要防止垄断的形成,防止稀土产品价格过高对下游产业造成压力。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在确定稀土定价权中,除了发布统一的定价制度以外,还有哪些措施?制定定价权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林东鲁:一是企业太散,二是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需要有策略的推进。我们可以从铁矿石中得到借鉴,资源集中在两三家大公司,建立联盟,或者欧佩克这样的组织。对外应注重以企业为主体,而不是政府。比如美国向WTO指控中国,那是指控中国政府,如果指控企业,那么政府作为第三方就可以化解矛盾。所以说要解决矛盾,不是成为矛盾的当事双方,而是站在第三方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