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胡锦涛:黄金时间虽过 救人仍是重中之重 -央行暂缓调高成都等6市州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紧急注入资金血液 -富锦九零粮库确有大量亏空 数额尚未查清 地震不会引发粮价上涨 -解放军记者等一线救灾人员均免费承保 单位和个人暂时别到灾区 -4月70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放缓 深圳领跌 地震将成打压房价的强音 -深市21家四川上市公司所受地震影响披露完毕 受灾"伤情"不一 -地震局:近几天可能发生多次5级甚至6级余震 称从未隐瞒地震信息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2.4亿元支持抗震救灾 各界捐赠款物13.44亿元 -央视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就"火炬手空手捐款"致歉 南昌调传递线路 -蒋洁敏:中石油对不起散户 承诺不建楼不买车 已叫停成品油出口
07年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开放步伐加快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四、PE和产业基金的发展有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

最早诞生于美国资本市场的PE(PrivateEquity,私人股本)是一种面向合格投资人募集的、专注于股权投资的基金。与专注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同,PE往往以战略投资者身份介入公司管理,在创造价值后获利退出。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为中国国内的PE公司提供完备的法律架构。2007年中国PE发展引来和一波设立浪潮,高华合资证券公司已准备利用6月新颁布的合伙企业法设立一家7亿美元的私募基金,而仅在天津,美国博乐公司与泰达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了博乐(中国)生命技术创业投资基金,6月戈壁与天津海泰科技合资组建了一只15亿元的投资基金,这只投资基金的绝大部分资金,将投资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4000多家企业。

此外,在产业基金设立上,除2006年成立的渤海产业基金外,2007年国家共准筹建广东核电新能源基金、上海金融产业基金、山西能源基金、四川绵阳高科基金以及中新高科产业投资基金。这些产业基金基本都带有较强的行业和地域色彩,广东核电基金和山西能源基金专注于行业投资;上海金融基金立足上海金融中心定位,参与全国产业并购;绵阳高科基金被冠以西部开发概念,而中新高科产业基金将重点投向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

2007年我国PE和产业基金的发展不仅是产业调整结构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完善发展的需要,更是产权市场发展完善的需要。

五、债券市场空前发展,股指期货将适时推出

1企业债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公司债首度发行将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企业债发行方式由审核制变为核准制,取消了对企业债的额度限制,债券利率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决定,这标志着企业债行政审批发行模式的终结,发行制度获得重大突破,迎来市场化发行模式。

核准制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只要企业符合相关发债条件,不违反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即可以申请发行企业债。实施核准制后,发债方案可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直接上报给国家发改委,核准环节将大大简化,极大地提高企业融资的时效性,使得债市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同时,取消对发行额度的审批将对债券市场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加大非国债产品的比重,使债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企业债权融资的效率,降低对银行存款的依赖性。

2007年传统企业债发行总量高速增长,债券品种有所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得到大力扩展,债券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平台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年共发行97只企业债,发行总量高达1777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12%。从债券期限来看,10年以上的长期债券依然是全年企业债发行的绝对主体,发行量占2007年企业债发行总量的7798%。其次是5~7年的中期债券,发行量占2007年企业债发行总量的2155%。3年期企业债券全年发行6只,占全年企业债发行量的047%。从发行的行业分布来看,2007年工业企业依然是发行企业债券的主体,工业企债发行量占到企业债发行总量的1/4强,其次是原材料行业、能源行业,发行量分别占到企业债发行总量6%左右。从发行利率来看,由于受到央行年内多次加息的影响,债券发行的利率不断攀升,收益率曲线在整体向上平移的同时,年末出现了扁平化的趋势。

2007年除了传统企业债发行体制改革和发行规模扩大外,公司债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8月1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正式启动,对于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9月7日批准长江电力公司发行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含80亿元)的公司债券,并于9月18日获证监会批准,从而夺得公司债发行第一单,这是目前中国发行的首只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方面以及企业融资方面的巨大进步。

然而,公司债的发展将对企业债构成一定的冲击。目前企业债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企业债的购买主体正变得越来越狭隘,其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2007年10月份,银监会下发《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全面停止对以项目债为主的企业债进行担保。我国企业债市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其中40%~50%是保险公司。根据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只能购买有商业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这可能会导致我国企业债市场有行无市。其次,企业债产品的设计创新仍需要加强。在购买主体范围缩小的同时,公司债的灵活性强,使其成为企业债的一大竞争对手。企业债发行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顺应了市场发展的趋势。2007年,公司债的推出,其发行快速、期限短等优势使其迅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对企业债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冲击。企业债面临的冲击对券商投行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券商要在企业债产品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努力创新,给投资机构一个安全的保障。最后,在各个经济管理部门之间,应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企业债发展。

2股指期货呼之欲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将获更大发展空间

2007年2月,《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并自4月15日起施行,和之前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相比,新颁布的《期货市场管理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商品期货交易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与此同时,新颁布的条例也大大改善了期货公司多年以来靠手续费进行同质化竞争的局面。这一举措无疑是为金融期货的推出搭建了清晰的规章框架体系。

6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更好地强化风险管理。10月2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批会员单位名单出炉,国泰君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银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等10家期货公司榜上有名。随着第四批会员共13家单位的入围,中金所会员数已增至52家。另外,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表示,正在积极申请中金所特别结算会员资格。至此,中金所所构建的“由全面结算会员、特别结算会员、交易结算会员和交易会员构成的'金字塔'形会员结构”也初具规模。

10月底,金象保本基金转型为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连同之前的嘉实和大成旗下的两只指数基金,市场上和沪深300挂钩的基金已达3家。与此同时,股权分置改革、市场监管完善、券商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举措也是为股指期货的推出营造出更为健康良性的市场环境。

12月初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联合各家银行、期货公司、软件公司在上海举行了有关银期转账服务的交流会,被视为是业内备战股指期货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股指期货最重要的影响就在于通过双向交易机制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并由此为进一步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在制度设计上能够有效地将市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区分,再加上低廉的交易成本与高杠杆的特性,股指期货和其他金融品种的组合交易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追求平均收益、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长期性资金可以获得一个低成本、高流动性的交易工具;而追求超额收益、注重特异性机会的风险投资者则可以通过指数期货与特定标的的组合对冲来剥离系统风险,获得信息挖掘的利润成果。

虽然股指期货可以对市场产生健康有益的推动作用,虽然各项准备工作皆已接近尾声,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所处的特殊阶段以及股指期货本身的建设是否已完善仍存有争议,管理层在推出股指期货问题上仍然显得很谨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2008'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循序渐进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尚福林:两个条例出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蒋正华:资本市场将更好更快发展
央行预引境外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通胀与人民币升值给资本市场带来困境
100多份提案热议资本市场———— 印花税备受关注
范福春:中国税收政策与资本市场发展不相匹配
左红代表:从四方面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关注资本市场 人大“一号议案”锁定基金法
图片新闻:
地震重创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保护站[组图]
目击四川汶川地震灾情 道路损毁严重[图集]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对策/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