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提高保障民生水平
强化就业社会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00人。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老制度平稳过渡。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推进县级养老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新建保障性住房400套。
办好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年内创建成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增加公立幼儿园数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推动阳江技师学院、阳江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等建成特色职业名校。统筹办好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扎实推进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深入实施“强师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推进卫生强市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医联体模式,在阳东区、阳春市各建一个医共体试点。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抓好市中医院二期、市保健院二期建设和市第三人民医院搬迁工程,升级建设县级公立医院和两家镇中心卫生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完善市县两级院前急救体系,丰富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个性化服务等内涵,提高签约率。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医疗学科与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新创建省卫生村50条。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以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市体育综合训练馆建设,完成漠阳楼、风筝馆改造工程。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办好风筝文化节、南国书香节暨阳江书展、“蚝美阳江”美食节等活动,加强文化下乡惠民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帆船帆板、海陵岛环岛马拉松赛等特色体育品牌项目。加快海丝文化名城建设,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遗产开发,深入开展“南海I号”发掘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扶持漆艺、风筝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新建市档案馆(地方志、党史馆),完成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
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加强平安阳江建设,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推进各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和“雪亮工程”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反走私综合治理,提高管边控海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快大应急平台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做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国家安全等工作,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完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事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等开展工作。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对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提升已达标的16项指标,扎实推进达到时序进度的12项指标,加快提升11项短板指标。投入39亿元,集中力量办好涵盖底线民生保障、扶贫济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就业创业、宜居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十件民生实事。民生实事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政府部门的为民情怀;民生实事是一道考题,考验的是全市干部的责任担当,我们将带着情怀和责任,一件件解决好,一桩桩落实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兑现我们的承诺,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