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冈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 2017-02-21 11:05:44  |  来源: 黄冈市政府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单位产出率,构建和谐,龟峰山,科学发展观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完善“四线”控制规划,城乡建设投资额是前五年的4倍,城镇化率提高7.61个百分点、达到44.52%。市区面积由28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完成101公里主次干道黑化亮化。遗爱湖公园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获评湖北十大最美湖泊,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的白潭湖片区初具雏形。各县市“双十支撑、两区互动”加快推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掀起热潮,红安“一河两岸”、麻城孝感乡文化公园、黄梅滨河新区等成为城市风景。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启动实施,武穴城乡一体试点扎实推进,24个国家重点镇、21个省级文化小镇、13个省级重点中心镇、10个省级特色镇、11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200个“一带一片”美丽乡村试点、26个中国传统村落建设梯次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实施“天蓝、地绿、水碧、土净”工程,强力推进“雷霆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大气十条”任务,连续多年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省级生态市创建取得实效。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63”“2022”重点改革项目有序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取消、调整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54项,建立投资项目联审联批平台,推行基本建设项目收费“一表制”。颁发全省首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拓宽投融资渠道,新设立50亿元黄冈大别山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12亿元中小企业转贷基金,新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336家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国有农场、国有林场及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改增等财税体制改革、公车改革、龙感湖农场改革、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公安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审计工作试点进展顺利。浠水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小池省级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建设、“临江四城”开放开发成效彰显。以市校合作为载体的人才科技创新、以大别山金融工程为载体的金融创新、以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工程为载体的创业创新取得突破。对接大武汉,园区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卓有成效。与黄石、九江跨江合作,与信阳、安庆、六安等环大别山一体化合作有力推进。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2417个,完成投资2775亿元。中国光彩事业黄冈老区行签约项目245个,开工191个,已投产76个。国内最大的LNG工厂昆仑能源建成投产,黄冈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单体项目晨鸣林浆纤一体化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财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有55万困难群众享受城乡低保,5.76万农村五保对象得到供养,11万残疾人领取生活补助,1.99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入住保障性住房,22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1.66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88万户,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1.5万户,城镇新增就业36.4万人、20.1万人实现再就业。深入推进精准扶贫“1351”行动计划,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万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50元、11150元,分别是2011年的1.7倍、2.1倍。建成黄冈老年大学、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职教园、体育中心等民生工程。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所有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教育质量实现恢复性增长。深化医改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卫生资源总量翻番,互联网+计生+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电影《青春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部精品戏曲进京演出。文明创建深入实施,获评省级文明城市。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书法城、中国东坡美食文化之乡,成功举办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市四运会和“挺进大别山”系列体育赛事。创新阳光信访、法务前沿、“1343”维稳机制、网格化管理和立体化防控模式,法治黄冈、平安黄冈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实施“六大食品安全示范工程”,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连年获全省考核优秀等次。和谐企业创建取得积极成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