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3-06 09:57:0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济南市政府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经济平稳,创新,稳增长,协调发展,生态文明

三、 2016年的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更是“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破题起势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按照中共济南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左右。农业、服务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 8.5%和 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 1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保持稳定,实际到账外资增长 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 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任务艰巨。在今年政府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把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做好产业更新和动力转换两篇大文章,集中优势力量,聚焦关键问题,千方百计增加有效投资,不断创造新需求新动力,全面推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各项工作,确保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努力以结结实实的业绩开创“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全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加快动力转换产业更新。全面实施“三年行动纲要”,聚力攻坚,落地抓实,确保“四个中心”建设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

全力推进区域性经济中心建设。以智能制造、“互联网 +”为引领,突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力争用三年时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00家、服务业企业 200家以上,打造“济南设计”、“济南智造”、“济南服务”品牌。坚持领导包挂重点产业,实施一链一策、优势带动,研究推出分业扶持政策措施,对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采取特惠制,招商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厚培壮大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建筑产业化等新兴优势产业。把发展智能制造和“互联网 +”作为济南工业弯道超越的引擎和重大机遇,推出《中国制造 2025》济南实施方案,出台智能制造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建设东部、西部两大智能制造研发服务平台,实施“机器换人”示范工程,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化与应用。扶持发展互联网经济,开展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 17项专项行动,实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实施一批技改创新项目,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绿色改造,促动传统产业转移升级。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服务为重点,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加快生产制造向“生产 +服务”转型。深化实施“五个一批”梯度培育工程,加强 12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施质量强市、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全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央商务区,一同推进规划、拆迁、建设、招商各项工作,围绕新总部经济、“金融 +”和现代商务服务业,抓好核心区、起步区引爆项目、超高层项目落地开工,策划十大金融招商项目,打造高端业态和总部经济集聚区。做大做强本地法人金融机构,支持齐鲁银行、济南农商行综合混业发展,鼓励泰山、安顾等保险机构发展壮大,扶持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加快发展。加快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全景网山东路演中心等平台发展,支持更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培育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私募基金、融资租赁、金融中介服务等新兴金融业态,吸引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在济设立研发总部、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促进山东新金融中心、汉峪金谷错位联动发展。筹建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域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加快发展农村金融等普惠金融 ,鼓励保险资金参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全力推进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桑梓店物流中心、董家公铁货运中心、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三大枢纽及崔寨、大桥路两大综合园区,加快大舜医药物流、新材料仓储交易中心、丰树仓储物流园等 21个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改造提升零点物流港、盖世物流园,支持佳怡等第三方物流和韩都衣舍等新兴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信息平台及保税区跨境电商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冷链、农产品交易等一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城市配送、农村物流、快递物流、医药物流等特色物流。启动“济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前期工作,争创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全力推进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完善高新区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高标准建设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两城两谷”,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辐射周边的创新引领新高地。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企业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领军企业、“小巨人”、“金种子”企业扶持力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清零”行动。推进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山东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在重大创新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推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基地,筹建山东复旦研究院济南成果转化中心,加快济南—德国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股权投资母基金和天使投资、制造业上台阶、新三板提升等子基金,建设一批科技金融特色银行。打造泉城科创交易大平台。新增众创空间 28家,允许众创空间“席位注册”、“一址多照”。强化“齐鲁人才特区”建设,更多引进“ 5150”等高层次人才,完善海外人才来济创新创业服务保障机制,实施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与推动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双推”工程。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