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低碳发展试点与示范
2014年以来,深化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扎实推进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城(镇)、绿色交通等试点,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探索低碳发展路径和模式。
(一)深化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各低碳试点进一步强化峰值目标倒逼机制,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低碳发展保障能力和基础工作。在两批42个试点省市中,13个试点建立了低碳发展专项资金,36个试点建立起碳减排控制目标分解考核机制,试点省市均已明确提出峰值目标或正在研究提出峰值目标,其中大部分省市提出的峰值年份在2025年及2025年以前。各试点地区立足实际,探索出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碳排放影响评估、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低碳产品认证等许多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模式。2015年9月,北京、海南、深圳等10个试点省市在第一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上展示了我国在低碳城市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突出成果。
(二)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全面启动碳交易试点。截至2014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和湖北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均发布了地方碳交易管理办法,共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额约12亿吨。试点地区加大对履约的监督和执法力度,2014年和2015年履约率分别达到96%和98%以上。截至2015年8月底,7个试点累计交易地方配额约4024万吨,成交额约12亿元人民币;累计拍卖配额约1664万吨,成交额约8亿元人民币。
不断完善碳交易机制。试点地区不断完善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核查等各项规则,部分试点发挥示范作用探索开展区域碳市场。为活跃碳市场,试点不断扩大交易主体,并开发以地方配额或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标的的碳金融产品和业务。各试点均规定控排企业和单位可使用CCER抵消其配额清缴,比例可占配额量的5%至10%。
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并研究起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建设并投入运行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
(三)开展低碳工业园区、社区、城(镇)试点
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201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公布了第一批55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2015年批复同意了39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各试点园区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和新型低碳产业发展,实现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大幅下降。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批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具有先进低碳管理水平的低碳企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园区低碳管理模式,引导和带动工业低碳发展。
开展低碳社区试点。201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对城市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农村社区的试点选取要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标准进行分类指导。启动《低碳社区试点评价指标体系》和低碳社区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
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一批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综合利用、基础设施低碳环保、生产低碳高效、生活低碳宜居的国家低碳示范城(镇),并选定广东深圳国际低碳城、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江苏镇江官塘低碳新城、江苏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云南昆明呈贡低碳新区、湖北武汉华山生态新城、福建三明生态新城作为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
(四)推进其它领域低碳试点示范
继续开展绿色交通试点示范。新增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4个绿色交通省,天津、邯郸、济源、鞍山、蚌埠等17个绿色交通城市,鹤大高速、昌樟高速、道安高速等13条绿色公路,广州港、大连港、福州港等7个绿色港口,69个绿色交通装备项目。组织开展了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试点。
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合作主办“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装备及产业发展现场研讨会”等活动。举办首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与工程示范高级研修班。支持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中石油、神华集团联合实施开展了大规模一体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国土资源部初步完成了417个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应性评估,在内蒙古成功实施我国首个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
开展海绵城市试点。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各地从雨水单一“快排”的传统模式转向“渗、滞、蓄、净、用、排”的多目标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促进雨水收集、净化、利用。与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目前,已确定的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正稳步推进。
四、基础能力建设
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加强低碳发展顶层设计,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法制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完善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
(一)完善宏观指导体系
加强决策机构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做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协调联络办公室工作,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国内国际政策问题协商和交流。2015年新疆发展改革委新设了“应对气候变化处”,全国已专设“应对气候变化处”的省发展改革委达到10个。积极发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决策咨询作用,为国家重大气候决策提供支撑。
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初稿)》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加快推进立法进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了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国气象局牵头开展修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推动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科技部开展了《“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落实情况检查评估。中国民航局完成《民航行业“十三五”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前期研究。
开展重大战略研究。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组织完成项目下各课题评审,编制形成《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总体思路》、《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总报告》和各课题专题研究报告,对我国到2050年的低碳发展总体战略和分阶段、分领域路线图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实现途径、政策体系以及保障措施,为推进国内低碳发展、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提供重要支撑。
推行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广东、重庆等地积极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和产品类别,实施和推广低碳认证制度。截至2015年7月底,已有39家企业获得低碳产品认证证书。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完成电力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国家标准。国家铁路局制定《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和《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推进绿色铁路客站发展。国家林业局2014年发布《碳汇造林技术规程》和《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两项林业行业标准。
强化碳强度考核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6月-8月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2014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工作,督促各地区目标落实、任务落实和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围绕碳排放目标管理,加强国家碳强度核算及形势分析,切实发挥省级人民政府碳排放目标考核评估的导向和督促作用。
(二)加强科技支撑
加强基础研究。2014年以来,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等16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工作,系统总结我国气候变化科研最新成果。科技部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渠道继续落实《“十二五”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任务部署,并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推动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等。深入实施部署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支持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作用、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极区环境和地表过程遥感监测等方面研究。气象局发布《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13年)》、《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4年)》。中国科学院持续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等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支持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政策研究,提升能力建设。
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研究。科学技术部组织实施“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研发与应用”、“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工作。中国科学院积极推进青藏高原地区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评估,推进野外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监测网络相关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水利部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国水安全影响及对策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林业生态网络定位观测站总数达到166个,网络布局更趋完善。农业部加快推进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已建设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162个。国家海洋局建立中国近海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发布低碳技术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低碳技术的征集、筛选和评定,并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科技部组织编制《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第一批)》。
(三)推进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加强基础统计体系及能力建设。2014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印发《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和《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数据需求表》等文件,正式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并收集和审核了2013年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数据。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等23个部门组成的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政府综合统计为核心、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各地区统计部门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在15个省(区、市)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试点。
夯实国家、地方及企业核算能力。有序组织并推进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首次“两年更新报告”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在对2005年和2010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进行评估和验收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两年份省级温室气体清单联审,确保清单质量。公布化工、钢铁、电力等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推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的制度设计和系统建设。地方积极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能力建设,组织企业逐步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
五、全社会广泛参与
2014年以来,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政府到企业、从媒体到公众,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
(一)政府加强引导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2015年“全国低碳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举办第三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全球低碳转型与绿色产业机会”分论坛、第一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低碳能源城市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交通运输部组织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公布交通运输行业首批30个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开展第九届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号召市民减少小汽车出行,共有188个城市和县承诺开展此项活动。教育部在18所高校实施节能改造,开展“节水节电周”等主题活动,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组织大学生开展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民航局以行业院校为平台,组织开展首期航空公司节能减排量化管理培训与研讨。中国气象局制作多语种气候变化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2014)》。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低碳节能绿色流通行动的通知》,在流通领域推广绿色理念。国家统计局编写《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培训教材》,对各地方统计局专业人员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培训。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宣传海报等方式开展气候变化与健康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应对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的防护能力。科技部组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班,提高各地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能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和鼓励公众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二)企业积极行动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践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原则要求,履行社会承诺,积极打造保护环境、保护海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有效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鼓励全员参与,持续推进节能工作。中电投集团重点投资新能源板块,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努力践行低碳环保的发展方针。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构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高效配置、安全运营的平台,支持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和分布式能源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力推进天然气高效利用和汽柴油质量升级,加大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供应,践行低碳生产运营,把资源节约贯穿到生产运营每一个环节。海尔始终贯彻低碳节能原则,开展LED节能改造、公寓余热回收、绿色绩效等。“十二五”前四年,国资委累计安排200亿元左右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央企业节能减排降碳投入达2000亿元以上,累计实现节能量约1.46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5亿吨。2014年底,万科在秘鲁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主办“城市的绿色低碳未来”主题边会,对外宣布向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捐赠1万棵梭梭树苗,设立“利马中国企业日梭梭林”。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充电电池生产商和电动汽车行业引领者,积极将低碳和零排放新能源车推向全球。
(三)公众主动参与
媒体广泛传播。2014年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对联合国气候峰会、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利马气候大会、中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充分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非政府组织踊跃推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活动,为媒体记者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培训,并评选出2014年度“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优秀作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联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科学考察与公众科普活动。中国民促会、广州公益组织发展合作促进会、石家庄低碳协会等合作开展全国中学教师应对气候变化培训。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举办第七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中华环保联合会面向全国发起“守护蓝天碧水”的倡议活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中国低碳联盟、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低碳中国行2015”行动,组织新闻媒体走访各地低碳发展现状及经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发起创办了“零碳创意馆”,通过宣传和体验让广大公众参与其中。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鼓励关闭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百姓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公众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气候变化教育培训等活动,增进了对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认识,提升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性。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自觉选择低碳饮食、低碳居住、低碳出行的日常生活模式。节能减排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等专项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号召人们树立“节能、节俭、节约”的工作与生活的理念。此外,依托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公众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话题讨论的方式,了解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践行低碳发展理念。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4年以来,中国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并推动与国际组织合作,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筹建南南合作基金,与各方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一)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与多国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利用领导高层互访契机,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与各国增进理解,进一步扩大共识,为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多边进程做出重要贡献。
加强气候变化双边交流与对话。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中美、中德等气候变化工作组双边会议,推动有关框架协议签署。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等国家开展部长级和工作层的气候变化对话磋商,推动专家层面的对话交流。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氢氟碳化物等问题与美国加强研讨交流。推动与英国、法国就巴黎气候大会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扩大共识。
深化气候变化双边合作。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瑞士等国家签署双边气候变化谅解备忘录,启动与瑞士合作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二期项目,与韩国就气候变化协定达成一致,推动双边合作迈上新台阶。中美确定了7个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合作示范项目。科技部实施“中欧燃煤发电近零排放”二期合作项目。推动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合作试点。
(二)促进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广泛开展与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双边气候变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组织召开“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世界银行共同启动全球环境基金“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国清洁绿色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会议与行动倡议。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绿色气候基金、适应基金、技术执行委员会等相关会议,参与全球甲烷行动倡议、R20国际区域气候行动组织等多边组织的活动等,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积极落实与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相关合作,举办研讨会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三)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发展中国家赠送低碳节能产品,组织气候变化培训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自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积极推动与马尔代夫、玻利维亚、汤加、萨摩亚、斐济、安提瓜和巴布达、加纳、巴巴多斯、缅甸、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并根据发展中国家需求扩大赠送产品种类;举办了15期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600余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根据发展中国家需求扩大赠送产品种类,向玻利维亚提供其急需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设备。继续加强“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等磋商机制,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对话沟通,开展务实合作。自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紧急救灾、卫星气象监测、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实施了100多个技术合作、紧急救灾等应对气候变化类项目;在华举办了130多期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近35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
(四)筹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2014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时宣布,中国将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从2015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把每年的资金支持翻一番,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已经提供600万美元资金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落实我领导人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积极筹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
七、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
2014年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继续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加强与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多层次磋商与对话,为推动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建立公平、合理和共赢的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做出积极贡献。
(一)积极参加联合国进程下的国际谈判
坚定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框架,坚持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遵循缔约方主导、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协商一致的多边谈判规则。
2014年12月,中国政府组团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代表团积极建设性参与谈判,促进各方凝聚共识,同时积极宣传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为会议取得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中国政府组织参加了公约下各次谈判会议,加强与各方沟通交流,旨在与各方一道推动2015年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构建2020年后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2015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明确提出于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强化行动目标。同时系统阐释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和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国强化行动的透明度,为增强各方对多边进程的信心、推动巴黎会议如期达成有力度的成果做出积极贡献。
(二)积极参与其他多边进程
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相关国际进程。中国领导人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与各国元首达成共识,推动多边进程。2014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和加大南南合作资金支持力度的举措,就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政治宣示。积极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编制和未来规划工作,完成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成果解读、科普宣讲工作,增强了我参与国际治理的科技支撑能力和话语权。
加强与各国磋商和对话。努力加强“基础四国”和“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沟通协调,维护发展中国家团结和共同利益,主办或参加“基础四国”部长级会议,主办“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北京会议并积极参加历次“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协调会。继续加强与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集团的沟通协调,与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研究,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沟通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继续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等开展部长级和工作层的气候变化对话磋商,推动专家层面的沟通交流。落实中法两国领导人共识,推动建立中法气候变化磋商机制,加强与巴黎会议主席国法国对话沟通,为巴黎会议做好准备和铺垫,共同推动巴黎会议在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取得成功。加强与各国驻华使馆、媒体、非政府组织沟通。
积极推进公约外谈判磋商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参加巴黎会议成果非正式磋商、彼得斯堡气候对话、经济大国气候变化与能源论坛、联大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利用每次谈判会议和其他非正式磋商加强与有关各方对话磋商。就中国政府参加蒙约、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会议对案研提意见并参加相关谈判磋商,完成好公约外有关谈判任务。继续积极参与和关注东亚低碳增长伙伴计划、全球清洁炉灶联盟、农业温室气体全球研究联盟、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等公约外机制;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东亚领导人会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等渠道下气候变化相关议题的讨论。
(三)巴黎会议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巴黎会议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将通过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中方愿意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一道积极建设性推动谈判进程,确保2015年巴黎会议上如期达成协议,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2015年协议应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全面遵循《公约》的原则、规定和架构,尊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上的区别,统筹处理好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各项要素,加强《公约》在2020年后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发达国家应认真兑现2020年前减排及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并在2020年后继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为巴黎会议取得成功奠定互信基础。中方全力支持东道国法国办好巴黎会议。
结语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尚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政府将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确保完成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行动目标,为实现2030年左右达到排放峰值奠定良好基础,加快推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推进气候变化多双边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