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比重,粮经比力争调整到40:60左右。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新增家庭农场150户,打造20家生态精品农庄。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10家带动力强的“五·一”合作社。借鉴台湾农会的经验,以乡级合作组织为基础,在县级建立农业合作联社,在州级建立农业合作总社,增强农业合作组织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培育一批人均收入过万、集体收入过百万的示范村。抓好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农业机械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变革,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园区,推进农业园区实体化。加大对生物产业的支持,选择蓝莓、油用牡丹、高效经济林木、中药材等建立生物产业示范点。以凯里舟溪黔台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点,推动黔台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围绕我州蔬菜、蓝莓、香猪、中药材、两茶、杂稻制种、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精致农业、观光农业。积极申报创建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提高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申报和管理水平。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提升农产品外销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四)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努力以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率确保提高2个百分点,力争3个百分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已经转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居民待遇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素质和能力。制定出台统筹保障城乡住房的政策措施,使进城农民同等享受城镇保障房等待遇,加快农民市民化。加快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落户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优化州域空间布局。以规划引领区划,扎实推进“十城百镇千村”空间布局调整,努力做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凯麻同城化打造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域,推进黔东一体化、黎锦同城化同规划建设,推进有条件的县撤县设市,稳步推进撤(并)乡设镇、撤镇设街道、村改居和村寨合并工作。着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加大历史文脉、典型建筑的保护力度和加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新区开发。统筹布局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中心村规划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区、园区、景区融合发展。以区城一体、产城互动为载体做好城市、园区、景区的建设和经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互连互通,推动中小城市、园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强化“山水城市”特色,按4A级景区标准推进重点旅游县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快镇远、雷山、剑河县城申报5A级景区工作,积极探索城区景区化管理。加强城镇管理。整合管理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建立集中统一、高位监督、指挥有力、督办闭合的体制机制,推行细化至城市部件及事件的单元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快凯里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凯里和全州智慧城市建设。
(五)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提升服务业水平。大力实施“旅游活州”战略,推进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产业强州迈进。打造精品线路和特色景区。着力打造环雷公山、环舞阳河和黎从榕精品旅游线路。抓好下司古镇、西江营上服务区、镇远古城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云台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剑河温泉、旧州古镇、隆里古镇、三宝侗寨等景区旅游开发。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完成雷山干荣、凯里乌利、丹寨排佐等旅游示范村建设。完善文化旅游要素配套。抓好地方饮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加强餐饮行业规范管理;完成一批星级酒店建设,建设300户乡村客栈;加快推进通往主要景区、游客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交通体系建设,完善自助、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和功能;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车队、导游队伍;加快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以及各县旅游商品一条街建设;完善提升《古韵镇远》、《银·秀》、《仰欧桑》、《珠郎娘美》等精品歌舞剧目,尽快实现常态化驻场演出。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市场的宣传推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争取交通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等到我州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在全国股权转让系统上市融资有突破,10家以上公司到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力争新设股权交易法人机构和引进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分支机构,新设5家保险分支机构。加快发展工程咨询、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等产业。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制定实施农村商贸流通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城乡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农村超市。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支付网有机融合,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建设一批社会化养老服务基地。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电子产品、节能型汽车、环保型家居建材等消费。
(六)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实施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为契机,加快三黎、余凯、凯羊、凯雷、江瓮等5条续建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年内建成三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三穗至施秉、剑河至榕江、榕江至荔波等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凯里环城高速。加快国省干道改造,建成续建项目125公里,新开工建设482公里。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年内建成352公里,新开工建设162公里。实施碧波至下司、锦屏敦寨至黎平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建设。完成贵广、长昆高速铁路黔东南段的建设;积极推进三穗至镇远、凯里至都匀城际铁路和凯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玉屏经天柱至从江铁路纳入全省铁路建设计划。加快推进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黎平机场改扩建,争取2个机场新开通航线5条以上。建成三板溪二期库区航运工程,开工建设清水江白市库区航运工程,加快推进从江、大融2个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推进都柳江后续5级航电枢纽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郎洞、温寨两级航电枢纽工程。加快构建现代综合水利工程体系。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为契机,抓好雷山鸡鸠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开发地表水源缺乏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实施100口打井工程,保障缺水区域生活、生产用水。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水行动计划。解决50万人农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和15.28万亩耕地灌溉。加快构建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开工建设凯里500千伏变电站,推进清江电厂一期、黔东电厂二期和都柳江干流航电一体化开发建设。在台江、锦屏、剑河等有资源优势的县开发风能发电。
(七)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化开放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扩大我州的影响力。争取在凯里举办“两赛一会”及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围绕凯里黄平机场、黎平机场、贵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发展临空经济区和高铁经济区。全力推进出口加工区、无水港等建设,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准在凯里设立海关,争取检验检疫机构升格,建设保税监管场所,在有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超前谋划建立无水港。争取国家将我州纳入入境旅客落地签证(签注)范围。加快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外贸服务体系建设,再引进一批进出口企业和外贸服务企业,培育一批出口品牌,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加强与杭州的合作交流,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地区及周边地区协作力度,力争在对台农业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筑生态门槛,严把产业准入关。建立县市和开发区投资环境量化评价体系,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网上集中审批平台,推行并联办理等服务制。加大对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入园率、投产达产率,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
(八)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加强社会管理。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3%,教育小康目标实现程度92%。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十有”标准完善寄宿制学校功能,全力推进农村小学集中到乡镇、初中集中到县城。加快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快凯里大学城建设,争取引入民办教育资源。落实与杭州市已达成的合作办学协议,力争在合作办学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争取组建州生产力促进局,统一负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整合州内科研资源,加快科研机构市场化、企业化进程,组建具有高等级资质的工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勘察设计院、农林技术研究院和检验检测中心,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碧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等项目,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引导群众开展积极有益的健康活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传承及传统村落保护。强化卫生计生服务。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各种类型医疗机构,推进社会多元化办医。全面试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疗人才向民营医疗机构合理流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两大突破工程”提质扩面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完成卫生、计生服务资源整合,实现“双降”目标。加快发展各项事业。扎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和残疾人事业,统筹抓好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气象等工作。
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推进全州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创新。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深入开展“帮联驻”活动,加强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体系建设,将群众工作中心延伸到县乡,推进接待工作一站式运行、群众来访一条龙服务、信访事项一体化调处、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将“书记州长——群众直通交流台”模式逐步推广到县市。完善基层调解机制,加强山林土地纠纷调处。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探索建立农村社会管理有效模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建设16个城市社区示范点、32个农村社区示范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大安监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社会面管控,加快天网工程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消防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强化集中连片民族村寨防火工作,着力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州联动打击地下赌博特别是交界地带的聚众赌博活动,打击“滚地龙”、“六合彩”、电玩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打赢禁赌的人民战争。
(九)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文明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探索生态社区、生态农庄等生态经济业态,把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率先在黔东南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推进碳排放交易运作机制。积极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争取在榕江开展“中加低碳生态城区试点示范”,在剑河、从江开展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启动舞阳河生态、农业、旅游综合示范区建设,启动20个生态示范乡镇、100个生态示范村建设。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完成营造林50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2014年全州商品材采伐量减半,其中凯里、镇远等5个县市全面停止商品材采伐。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完善自然资源审计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联评机制,将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以治水治气治渣为重点,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垃圾治理力度,加快22个特色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推进5个第一批产业园区和2个省重点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实施都柳江从江段、榕江段治理项目,做好三板溪库区生态环境整治,启动舞阳河治理项目,完成清水江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强化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州人民,2014年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1)推进扶贫攻坚。减少25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个贫困县、25个贫困乡镇;完成1.96万人扶贫生态移民,其中“两山”地区完成搬迁1.13万人。(2)支持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建成1个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新增微型企业1800户,完成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亿元。(3)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按行政经费的5%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用于“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新建、改扩建22所乡(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完成8万平方米中小学学生宿舍建设,完成2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浴室建设工程。(4)保障城乡住房。建成25624套公租房,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6707户、林区棚户区改造491户、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204套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5)低保“控面提标”。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384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2080元,其中农村鳏寡孤独和无劳动能力人群年保障标准提高到2500元。(6)强化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完成12个县急救中心建设、21个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7)发展养老事业。新建15所敬老院,建设2个以上县级老年养护楼,新增1300个床位;改、扩建2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推进健身工程。建成11套乡镇农民健身工程、64套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和36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细化物价调控。实施“菜篮子”工程,完成凯里农超对接项目,建设县级粮、油、蛋、肉、菜直销点,建成乡镇农贸市场5个以上。(10)加强环境治理。实施36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建成全州地表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县城全覆盖。
三、落实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为新一轮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关键,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紧紧抓住发展与生态这两个底线,建立生态文明引领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一)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资源配置改革。建立州域内旅游、森林、矿产等重大资源州级统筹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推进凯里、麻江行政区划调整,研究制定黎锦同城化和黔东一体化方案。推进撤乡建镇、撤镇设街道和村组合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以“三权三证”为基础的确权颁证工作。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注入资本金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效益。启动州管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形成资本经营公司和股份公司双重经营架构,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州县政府机构改革。落实扩权强县的各项政策。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区(园区、开发区、景区)镇合一管理模式,在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上取得突破。
(二)抓好政府自身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公布州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等方式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探索试行以负面清单管理和市场主体承诺制替代行政审批制。强化执行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市场主体依据准入标准提交承诺书,政府根据准入标准和承诺书进行监管。启动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合并、重组、减量,解决职能交叉和多头指挥问题。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探索形成州决策、州县市分工审批、县市监管的机制。直接面向基层、由县市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给县市管理。州侧重管好跨县域事务和环保、安监、国土、规划、民族文化保护等事务。在特定区域试行州级“零审批”,并逐步在全州推开。州政务服务中心逐步脱离具体的行政审批,转向专业化、电子化的后台服务。在乡镇、社区建立综合化、标准化的前台服务窗口,让群众就近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部门制定标准,行政审批部门执行标准,行政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各部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基础,探索建立县(市、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支持县(市)组建行政执法局(行政监管局),整合执法主体,推进综合执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彻底脱钩。大力培育和引进工程设计、法律咨询、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中介组织。鼓励机电制造行业、民间工艺品行业、民间金融机构等行业组建行业协会、商会、战略联盟,通过竞争获取行业规则制定、自律、政府性服务外包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治理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政府改革创新能力,善于把问题转化为机会,把资源转化为资本,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切实转变作风。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基层“接地气”,整治“四风”抓落实,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进政府作风建设常态化。优化政府运作流程,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制约,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政府工作人员要坚持勤政廉政、自警自励,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各位代表!改革使命要求我们锐意创新,发展重任需要我们阔步前行,同步小康催促我们攻坚克难。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黔东南州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