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元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03月20日14: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富农政策 督查职能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测土配方施肥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债务

2014年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不动摇,按照“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统筹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充分释放改革动力,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保持加快发展定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上述预期目标和去年预期增幅相比虽有所调低,但仍是一个高于全国、全省发展速度的目标。作出这样的安排,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由于国家不太可能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因此,希望追求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政策取向已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我市的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不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转方式调结构,要真正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就必须审时度势,理性确定发展预期目标。第三,广元作为集盆周山区、革命老区、地震重灾区、连片贫困地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 “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只有保持快于全国、全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们才能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第四,从我市面临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等特殊机遇来看,我们也有条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度快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速。因此,提出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符合我市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是一个有机遇、有条件,但需要全市人民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激发加快发展活力

强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年,我们将深入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在农村改革上,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劳动保障制度改革上,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BT等融资方式监管,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探索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试点,稳步推进“营改增”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上,推动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公共服务、关键领域等,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地方金融改革上,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苍溪、利州、昭化、朝天农村信用联社改组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中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组建融资担保集团。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深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改革,完善市对县(区)投入与产出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废弃工矿地复垦利用试点,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储备管理,改进土地报征方式,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清理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激发非公有制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土地等要素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参股、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抓住国家对外对内开放的战略机遇期,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按照“招大引优、集群集聚、强化履约、推进落实”的思路,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西交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创新方法、主动有为,有力推进资源转化和承接产业转移,全年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66亿元以上,同口径增长10%以上。促进外贸出口,加快发展以机械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的对外加工贸易。积极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等技术经贸促进活动,加强境内外投资贸易交流合作。强化多层次多区域合作,推进港澳台合作,深化浙广、九广合作,扩大厅市、市校等合作,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二、始终突出项目投资工作,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优化投向扩大投资规模。围绕对广元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作用的方向性、引领性、带动性重大产业项目,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引导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争取多上快上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就业带动强的产业项目。瞄准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围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先导性、基础性、示范性、推动性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重大民生及社会事业、重大生态环保等项目,做好向上衔接沟通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省规划,推动政府性投资稳步增长。鼓励、引导、支持民间投资,全面梳理制约和阻碍民间投资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和核准范围、降低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扩大民间投资规模。

狠抓“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加快推进西成客专、上石盘电航综合枢纽工程等24个续建项目,确保完成投资147亿元以上;力促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堤防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旺苍县75万吨/年铁精粉生产建设等14个项目尽快开工,确保完成投资28亿元以上;切实抓好绵万高速公路广元段、大唐广元新建电厂等26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通过审批;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和项目库建设,建立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为广元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项目建设保障工作。加强筹资、融资工作,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多方合作平台,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抓好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加强煤电油气的综合协调,努力保障供给。继续坚持重大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主抓、一套班子落实、一个方案实施”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来广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和法律服务机制。强化项目建设督查督办,完善项目工作目标考核机制。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立足“5+2+1”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在做大总量中调结构转方式,在扩大增量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继续大力发展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力争产值增长12%以上。不断壮大两大特色培育产业,力争产值增长15%以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增长15%以上。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以四川电子军工集团、长虹电子科技、娃哈哈、剑兴锂电池等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好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新进规模以上企业50户。

切实加快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国家级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旺苍、剑阁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加快推进苍溪县、朝天区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利州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大力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081机电电子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以上。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3号和4号机组、川煤180万吨原煤洗选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按期竣工投产。做好中纺60万吨油脂、兴能新材料二期等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确保按预定进度推进。加强对重大入园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评估工作,严格项目准入条件,强化投资强度和生态环境约束,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推动市校合作,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借智引力,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力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培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加大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提升力度,引导支持企业积极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切实做好企业科技咨询和培训工作,建好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扎实推进“智慧广元”建设。实行市长质量奖,大力推进工业品牌战略和企业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依托专利技术和优质产品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不断提高“广元造”产品市场知名度和产销率。

四、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猪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0个、发展核心基地面积15万亩,新引进龙头企业7家、新培育农民专合组织100个。以现代农业园区综合配套,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和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强化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木本油料(核桃、油橄榄、山桐子)、茶叶烟叶、蔬菜(食用菌)、土鸡五大百亿产业,完善特色产品标准体系,推进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化进程,提升“广元七绝”、“剑门关土鸡”品牌效应。

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坚持“统一规划、确立主导、整合资源、组装配套、成片成带、梯次推进”原则,实施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示范村)等项目,统筹新村聚居点建设、综合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旧村落改造和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完善移民库区发展规划,整体推进200个“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整治渠系350公里,实施土地综合整治1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建农村公路1360公里、安保设施800公里,解决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854户,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75个、沼气池1.43万口。进一步规范配套村(社区)服务中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切实抓好扶贫攻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从多方面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认真实施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规划,以北部山区、边远地区、移民安置区等为重点,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建设、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微型金融服务“六大扶贫攻坚行动”。实施7个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启动实施整村推进项目50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万人。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文旅兴市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140亿元、增长24.3%。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剑门关─翠云廊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剑门蜀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推进剑门蜀道“申遗”。精心筹办2014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办好广元女儿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挖掘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丰富旅游景区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推进远成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一核两区多点”物流发展格局。继续推进万达广场等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打造老城、两江口、利州广场、万源四大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以广元盘龙汽车城等为重点,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办好秦巴山区年货节等特色节会。进一步加强城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稳步推进农村商贸服务中心和商贸集镇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教育等服务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各类银行和金融组织发展,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保险、证券、基金的融资功能,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投资咨询行业监管,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年新增贷款70亿元,直接融资突破40亿元。

六、着力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三园一区”建设为载体,继续推进“六个统筹”、“五项改革”,力争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取得新成效。

统筹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加快完善提升城乡规划,启动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期评估,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和建制镇控详规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0%,完成新村规划700个以上。按照“一主两副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向西推进三江新区建设,向北开发城北片区,向东发展大荣片区、元坝片区,向南完善万源新区,做强中心城市。推进旺苍、苍溪撤县建市工作。加大省级“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推进力度,启动7个市级重点集镇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镇。

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按照“保续建、保急需、保重点”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力争陵宝二线、北二环等14个项目竣工,陵江至盘龙道路改造、万源如意湖及配套设施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推进给排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城镇内在品质。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机融合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整顿规范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市场秩序,促进其健康平稳发展。落实好城市“网格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不断创新完善新型城镇化工作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是以人为核心的改革过程。按照“自愿、分类、有序”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加强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户籍限制,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积极引导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推进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切实抓好住房保障,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不低于1万套。完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