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2014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4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本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新的一年,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刺激政策力度和效应逐步减弱,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但总体上缓慢复苏态势基本确立。国内经济运行还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宏观债务水平上升等突出问题尚未缓解,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征程中,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先行先试,想干敢干快干会干,以改革开放、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主动,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圳质量理念不动摇,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发展方向,以前海开发开放为突破口,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转型、促开放、惠民生,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改革促发展,就是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以市场化释放发展活力,以法治化提升治理能力,以国际化增强城市竞争力,在持续深化改革中保持特区领先优势,推动实现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
以改革促创新,就是顺应世界科技革命新趋势和创新创意创造新特点,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创新组织方式,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让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推动创新向前沿高端迈进,不断增强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以改革促转型,就是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主动作为更好结合起来,强化市场利益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提升质量的目标相一致,结构调整的力度与稳定增长的要求相协调,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以改革促开放,就是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积极为开放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加快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打造扩大开放的战略平台,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促进、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对内对外开放相协调,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以改革惠民生,就是以改革的红利增进民生的福利,着力深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高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能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政策托底功能,促进社会和谐有序,不断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市民。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市生产总值增长10 %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4.25%,万元GDP水耗下降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这里需要说明,10%左右的增速,是建立在质量提升前提下的速度,是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稳中求进的速度,既综合了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新的增长点开始发力等积极因素,也充分考虑了各种潜在风险和挑战。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定力和自信,更需要全市上下顽强拼搏,付出艰苦努力。
今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十大改革,创造体制机制新红利。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我们要着眼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紧紧围绕“三化一平台”,在过去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继续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和年度改革计划,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率先形成有利于质量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市场准入,着力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依托信用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实现宽进严管。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化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提升混合所有制经济水平。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试点,加快政企、社企分开。
二是深入推进金融创新发展。落实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快航空航运、稀贵金属等新型要素交易平台组建运行。率先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或并购金融机构,积极培育一批民营金融标杆企业。出台互联网金融政策,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态。
三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继续推进预算公开。改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加强绩效评估。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启动国库现金管理改革。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四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土地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构建土地二次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扩大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用地入市范围,探索完善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五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科技计划管理方式,优化评审程序与组织方式。改革研发资金投入方式,引入创投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源投向科技创新。
六是健全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创建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改革社保业务办理方式,推进资源共享、全市通办,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七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市属国有文化集团公司制改造。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和企业改制重组、合作经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和交易平台。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
八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探索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理顺街道与社区管理事权,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推进街道城市管理执法权相对集中,减少权责交叉、多重执法。
九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健全碳交易市场运行和监管体系,扩大交易覆盖面,推动跨区域碳市场合作和碳金融产品开发。探索推进节能量、排污权、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十是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政府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运行流程图,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减、放、转”,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优化部门内部流程和职能配置,加快并联审批和跨部门协同办理,建成网上办事大厅,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理顺委局关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和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监管、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优化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健全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适时调整机制,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加强政府绩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公务员分类及聘任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探索实施以事定费,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编制并公开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目录。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二)落实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前海开放发展新平台。前海开发开放是国家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按照“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要求,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落实好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政策,高质量推动前海开发开放全方位突破,建设深圳质量典范区。
一是率先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民商事法律机制,推动设立前海商事法院,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商事仲裁平台。完善前海法定机构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在企业设立、经营许可、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积极推动深港货物贸易便利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推进深港职业资格互认,促进各类要素更加便捷流动。
二是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开放发展。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的重大机遇,积极在跨境金融、离岸金融、创新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引进一批创新型金融机构和要素交易平台,加快建设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努力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扩大跨境人民币贷款规模,力争备案金额超过500亿元。加大全球投资推广力度,突出高端定位、总部优先、业态先进,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入区企业超过1万家,服务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三是全面掀起前海开发建设高潮。瞄准世界最佳商务区,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规模1200亿元,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大开发格局。创新深港联合推进机制,健全深港两地高层定期沟通会晤和常态化工作联络机制,吸引更多香港企业参与前海开发建设。
(三)聚焦湾区经济,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发达的湾区经济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特征。深圳毗邻港澳、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要紧紧抓住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等重大机遇,发挥经济繁荣、市场开放、创新活跃、改革领先的综合优势,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拓展经济纵深,联手打造产业发达、功能强大、开放互动、区域协同的湾区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的发展。
一是优化湾区经济发展布局。紧紧围绕陆海资源统筹、产业集群发展,高标准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湾总部基地、大鹏湾国际生态旅游区、国际生物谷等建设,不断强化福田、罗湖、南山商务中心功能,着力打造盐田、宝安、坪山中心区和大空港、北站商务区、光明门户区、大运新城等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片区协调互动的湾区经济发展形态。
二是增强湾区经济核心功能。依托深圳亚洲最大陆路口岸和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联动优势,着力增强航运、贸易、金融集聚辐射功能。加强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吸引国际合作机构落户,鼓励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完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进一步提高国际中转比例,培育发展邮轮经济、游艇产业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港口经济附加值。提升新航站楼综合服务功能,推动空港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国际会展业和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金融中心城市建设,集聚更多金融高端资源,全年新引进法人金融机构20家以上。
三是提升湾区经济国际影响力。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输出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输出资本、技术、管理、服务和品牌,服务贸易出口达到490亿美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现利用外资58亿美元。全面落实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国际化社区和国际学校建设,瞄准国际知名城市拓展友城网络,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四是推动湾区经济协同发展。面向亚太,立足全国,依托泛珠三角,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开拓更加广阔的经济腹地,提升湾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加快广深港客运专线、莲塘/香园围口岸、深圳河治理四期等跨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落马洲河套等边境地区合作开发。深入落实CEPA、ECFA和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交流合作,推动区域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深莞惠合作,推动深茂铁路、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轨道、赣深高铁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打通区域合作战略通道,形成湾区经济发展联动效应。
(四)坚持质量优先,打造产业升级新优势。以质量创造价值,以质量赢得市场,是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牢牢把握质量导向,在更高层次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提质增效。
一是突出增量优质、存量优化,完善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加快留仙洞、大沙河创新走廊等产业基地集聚区开发建设。全面落实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培育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产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推动服装、钟表、家具、眼镜、黄金珠宝等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落实总部经济政策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引进一批总部企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二是强化内需拉动,进一步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培育发展信息、健康、文化和时尚消费等新业态,加快建设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抢抓新型城镇化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内需市场,进一步提高工业产品内销比重。提高投资质量、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推进华星光电二期、腾讯滨海大厦、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三是打造深圳标准,铸就深圳品牌。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全面提升深圳产品食品质量标准,以更高标准创品牌、树信誉、拓市场,保障消费安全,增强产品竞争力。强化标准实施的基础支撑,完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使深圳成为重要的产品认证和检测中心。加大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和频次,强化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把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
(五)加快创新驱动,强化经济内生增长新优势。创新是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瞄准前沿、聚焦重点,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努力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是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成国家基因库一期工程,加快太空科技南方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未来网络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深圳。推进超材料工业技术、下一代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高通量基因测序及组学技术等国家级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建设发展质量,创新载体总数超过1000家。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开放运行、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公共技术平台对创新的支撑作用。
二是实施科技攻关计划。组织实施50个以上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生命信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家技术标准。
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开工建设特色学院集中校园,加快筹建若干所特色学院。完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政策,继续实施“孔雀计划”,引进10个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安居政策。
四是优化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
建立一批产学研资用联盟,探索更具弹性和活力的组织形式。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股权投资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在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资本化。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分布式、网络化创新和全社会“微创新”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
(六)突出绿色低碳,增创宜居宜业环境新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和民生之需。要加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总量控制、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深圳。今年安排节能环保资金增长35.8%。
一是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鹏城水更清行动,着力改善前海湾、深圳湾等近海水环境,加快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葵涌河等综合整治,推进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投入运营公明污水处理厂,推进沙井、燕川污水处理厂二期、东涌污水处理厂和老虎坑、上洋等污泥处理厂建设。建成污水管网200公里。
二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全面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推广使用国V汽油,加快新能源汽车、货运行业LNG车辆和港口岸电应用。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全部淘汰非专业类公务黄标车。完成妈湾电厂深度脱硫和除尘改造,推进垃圾焚烧厂烟气脱硝,加强施工扬尘管理。提升工业燃烧源治理水平,完成300家重点排放企业废气治理。
三是提升绿化水平。推进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构建“四带六廊”自然生态安全体系。加快大鹏半岛、田头山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187公里、3.89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开展立体绿化示范,新建改造提升公园50个。强化绿道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扎实推进垃圾减量分类试点。
四是开展绿色低碳合作。出台国际低碳城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加快核心启动区项目建设,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办好第二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健全区域环保合作机制,加强环保信息共享和跨界污染协调治理,提高区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七)注重完善功能,推进有质量的城市化。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适应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制度体系,有序推进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存量用地占供地总量达68%以上,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后海、华为科技城等重点片区综合开发,推进岗厦、笋岗-清水河、白石洲和盐田三村、四村等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推动插花地城市更新。加快解决城市化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深入实施特区一体化建设新三年计划。今年市本级投资73.8%安排在原特区外,加快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一体化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原特区外城市功能。着力改善梅林关、南头关、布吉关等二线关交通环境,建成开通彩田路北延段,启动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开工建设坂银通道等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
三是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着力优化城市路网,建成坂澜大道,推进东部过境高速、坪盐通道、外环高速、南坪快速三期、桂庙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完善盐田港后方陆域路网和推进疏港道路建设。积极建设公交都市,推进轨道交通三期和龙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规划建设,优化新增60条以上公交线路,公交分担率提高到55.5%。落实城市交通白皮书,强化需求管理,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大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力度,打通24条断头路,实施路边停车收费管理试点。
四是打造国际一流信息港。全面落实加快信息化发展若干意见,推进“百兆到户、千兆到企”,光纤入户数增加到150万。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8%,基本实现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WIFI免费全覆盖。深化三网融合试点,扩大广电、电信业务双向开放。实施交通、水电、三防减灾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五是增强城市保障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迭福LNG项目、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大引水工程和水库建设保护力度,推进公明供水调蓄、清林径引水调蓄等工程建设。新开工一批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加强粮油等重要商品储备管理,继续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市政燃气管道110公里,新增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