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突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迈出更大步伐。着力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和统筹发展上下功夫,加快构建“1530”新型城镇体系,夯实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形成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围绕构建“八大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实施八大类258项城建重点工程。在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的同时,抓好新城区沿昆仑大道、汉源大道、迎宾大道和环大龙湖“四轴”开发,促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贾汪区与主城区有机融合。着眼构建立体交通体系,重点推进三环西路北路高架、徐沛快速路、外环公路一期等道路畅通工程,继续整修城区道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切实规范交通秩序,最大限度缓解交通拥堵。抓好中心商圈、龟山小镇、万科新天地、铜山万达广场等商贸旅游项目和奥体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功能形态双提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部省市共建主城区城市地质工程。
完善数字化城管平台,进一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力争跻身首批“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继续开展“外创示范道路、内创幸福家园”活动,强化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积极创建省级城市管理示范社区;实施环卫保洁第三方监理机制,推行垃圾收集转运和路灯、道路、桥梁维护管养的市场化运作。
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体系。注重以城带乡、产城融合,做好县(市)总体规划修编,促进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建立“一张图”综合信息平台。加强5个县级中等城市建设,促进老城区与新城区、开发区融合发展,提升人口吸纳力和产业承载力。抓好第三批中心镇达标验收命名和重点中心镇提档升级,深入实施管理示范镇创建,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打造特色新型城镇群。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为城镇居民。新建5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成农村公路400公里,改造危桥119座,完成改厕6万户,推动交通、电信、卫生、文化、邮政快递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以市带县(区)融资模式”,支持县(区)棚户区改造。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融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年内县域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扎实推进新一轮“丰县崛起”行动计划,赋予“突破睢宁”战略新内涵,确保丰县、睢宁达到省全面小康评定标准;加快促进沛北一体化,支持邳州、新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强铜山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主城区的对接,加快贾汪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促进县域争先进位,增强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
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新增农田托管65万亩以上,壮大农民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2020工程”,新增和改造升级设施农业20万亩,新建扩建大中型畜禽规模养殖场20个。深入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切实加强9个农业示范区、吕梁风景区10个生态农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等环节,发展壮大果品、肉鸭、奶业、大蒜和食用菌5大主导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继续实施山区水源工程,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高产创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四)突出绿色发展、优美宜居,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力争更大作为。注重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深入实施“五大行动计划”,确保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
一着不让抓好节能减排。完善节能预警调控机制,加快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切实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工作,有序推进281个治污项目,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把住源头严控增量,严格执行规划及新建项目能耗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项目上马,不再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传统产业项目。多策并举消化存量,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措施,力争全面完成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改造。
切实解决重点环境问题。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体系,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报废力度,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综合治理工业废气、煤烟污染、建筑扬尘和露天烧烤,全部关闭城区小热电企业,加快推进企业退城入园,切实减少灰霾污染,提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抓好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和运营监管,确保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达到80%以上,在建的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覆盖率达到85%。对故黄河、三八河等19条骨干河道实施截污清淤贯通,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河流;深化调水通道82条主支河流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丰县、沛县、睢宁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保证南水北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创建。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污染排放标准和环保问责制度,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绿化荒山1.7万亩,全面完成“二次进军荒山”计划。开展泉山森林公园、汉文化景区敞园改造,精心打造奥体公园、吕梁风景区、潘安湖湿地公园、丁万河景观带,抓好三环东路、四环高速、4万亩黄河故道沿线绿化带等绿化项目建设,大规模构建城乡绿色屏障。实施街头绿地、滨河公园建设和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对湖东路、迎宾路等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改造,继续抓好采石宕口、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确保市区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深入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分类推进村镇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实现城乡面貌更大改观。对照生态创建整体进度,抓好对标找差,力争尽快达到国家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
五、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
(一)强化公开透明,大力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努力实现权力运行规则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以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不断扩大财政预决算公开范围,年内市直所有预算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决算公开,逐步推进行政经费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和重大财政专项支出公开。拓展和完善“徐州发布”平台,及时高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畅通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渠道。
(二)坚持依法合规,全面提升行政行为规范化水平。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政府行为于法有据、程序正当。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强化立法前期论证,积极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促进“立、改、废”有机结合,提高政府立法科学性。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三)立足高效便捷,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效能。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全覆盖,简化行政流程,认真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等制度,探索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抓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运行管理,办好行风热线和“直通12345”电视专栏,打造“线报声屏网”立体联动体系。增强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探索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推进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加强行政问责和政务督查,提高政府执行力。抓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健全统计监测评价体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突出务实清廉,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规范创建达标检查评比表彰和庆典、论坛、展会等活动,规范配置办公用房,规范公务接待,继续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用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两个习惯”教育,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努力建设人民更加信赖的政府。
各位代表,徐州正处于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徐州“两个率先”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