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我市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综观今年的宏观形势,国际和国内、有利和不利、长期和短期、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交织,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多种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回升迹象,总体态势趋稳;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内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改善,特别是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各种风险挑战叠加冲击。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主要经济体增长低位徘徊,国际市场争夺更加激烈,美国收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需要高度关注,世界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深化改革深水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外需减弱、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不可低估。我市发展既面临交通枢纽优势不断强化、省实施新一轮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扶持政策等机遇,但在结构调整、生态建设、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方面也面临更重的压力和任务。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科学发展信心不动摇,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动作为、趋利避害,在克难奋进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重视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更多的财力、精力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我们将更加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措施,为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我们将更加主动调结构转方式,顺应宏观形势合理安排各项指标,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以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为导向,把工作重心转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我们将更加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城乡布局统筹规划、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全面提升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着力破解二元结构,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把徐州建设成为苏北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我们将更加突出生态立市,坚持一手抓污染治理、一手抓生态建设,切实做到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努力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常享蓝天白云,使良好生态成为徐州新的名片。
到今年底,力争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5%;(6)进出口总额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11)节能减排完成省定任务;(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工作中,我们将对照目标要求,细化分解任务,切实抓好落实,务求取得实效,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立足徐州实际大胆实践探索,积极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效率徐州。全面排查政府管理的“越位点”和“缺位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职能,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减、转、放、免”力度,力争将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大力推行一次告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网上公开办理,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建立规范化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全部纳入购买范围,推广电子订单式政府采购。整合卫生、人口和计生部门的机构和职责,加快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年内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确保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抓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制定实施政府债务举借审核审批工作规程,完善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将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加适应的财政体制,创新财政资金对企业扶持方式。
(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活力徐州。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负面清单基础上,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清理和废除阻碍公平竞争的障碍,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与合资经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对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探索组建管理公司,受政府委托管理国有投融资业务;对资产规模大、改革难度大的国有企业实行管理机制、投资机制改革,探索组建工程机械产业投资基金,构建企业管理团队利益与企业发展绩效密切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将国有企业全部纳入统一监管和考核体系。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稳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城镇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两证合一”。统筹抓好农村各项改革。
(三)立足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幸福徐州。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主城区完全中学初高中分离,实施集团化办学试点,健全中职、高职、本科有机衔接的培养机制。抓好市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扩大医疗行业对境内外资本开放。完善市级创业服务平台,构建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快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推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和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办法。抓好新农合混合支付方式改革,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新农合经办服务。推进退役士兵安置、优待抚恤、最低生活保障、特殊困难残疾人救助等城乡统一标准。创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管理机制,支持多元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深化街道居委会自治试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行重大敏感事项“第三方”稳评制度。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文化徐州。完善徐州报业传媒、广电传媒、演艺、文产“四大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县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抓好市级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实施“舞动汉风”工程,健全舞台艺术生产、文艺精品评价激励等机制,发挥“汉风文华奖”激励导向作用,打响“书画徐州”品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委托生产等多种形式,引导支持民间力量生产公共文化产品、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投资建设文化设施。筹划设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民办民营文化企业,继续推进淮海文博园、动漫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五)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美丽徐州。建立健全“五大行动计划”组织协调、工作推进、督查考核机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从严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健全城市绿线制度,切实守住生态红线。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加大差别化资源价格和惩罚性价格实施力度,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和排污权交易机制,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积极推进环境监测、评价等环保服务外包。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基金,组建“守望家园”志愿者队伍,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启动建设骆马湖第二水源地,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健全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体制,建立污水治理和监管机制。完善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切实保护林业生态。
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同时,把加快转型发展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
(一)突出民生优先、和谐共建,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上争取更大成效。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着力构建六大公共服务体系,办好11大类100件民生实事,促进人民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拓展居民增收和就业创业渠道。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健全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机制,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重点落实好黄墩湖滞洪区和黄河故道沿线扶贫开发项目,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亿元以上,年内力争实现2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抓好劳动技能培训和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万人。以促进大学生创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200家、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
健全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实现“五险一票征收”,适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新农合保障水平,发行190万张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新建15个城市小型托老所、25个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00个妇女儿童之家,为主城区10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年内建成保障性住房7000套,启动实施市区1000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80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改造22个老旧小区,切实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三区同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8所、幼儿园80所,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60万平方米,加快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抓好北区股份制医院、徐医附院开发区分院等4家综合性医院建设,推进县镇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实施文化下乡等惠民项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争创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精心做好第十八届省运会的筹备工作,努力办出一届精彩圆满、节俭创新的省运会;实施“五大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年”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适时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做好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居民素养。统筹抓好其他各项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深入实施“三建设三提升”工程,全面深化平安徐州和法治徐州建设。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区警务服务站和农村中心警务室建设,大力预防和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信访积案集中化解“百日百案”活动,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实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发生。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机制,创建“12348”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多调对接”的人民调解徐州模式。加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应急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突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实现更大突破。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攻方向,紧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环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徐州经济“升级版”。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后劲调结构的有力抓手,计划安排重大项目200项、总投资3623亿元,其中当年实施180项、年度投资983.5亿元。加快实施郑徐客专、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观音机场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徐工重型汽车、升华电梯制造、中能技改、雨润物流中心、龙英纺织等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力争徐宿淮盐铁路等20项前期推进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四招四引”,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和以商引商,创新招商活动形式,精心组织好北京、上海、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等系列招商活动。着力稳定外贸出口,支持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申报国家级工程机械和地坪地材出口基地。坚持提升硬件和优化环境双管齐下,加快中心商圈、新城区商圈、西部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等重点商贸板块建设,提升特色商业街区服务功能,积极促进信息消费,从严打击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打造区域消费高地。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立足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抓住项目建设、培育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创建特色基地等关键环节,推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九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将徐州打造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引导各县(市)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培育2-3个新兴产业。立足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拉长增粗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技术、工艺、设备和营销管理方式,争创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接国家和省化解产能过剩方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立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必康物流分拨中心、综合物流园、钢铁再生利用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商贸物流业扩容提质;抓好云龙湖5A级景区创建,规划建设贾汪旅游集聚区,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创新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服务业态,积极发展物流快递、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家政、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和百亿规模企业服务绿色通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向上下游辐射延伸,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对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实施对口帮扶,在融资担保、企业上市、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扶持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积极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全面落实“营改增”等财税扶持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规范实施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试点,继续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力度,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用地需求。
提高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强化开发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健全开发区考核机制,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集聚吸纳力,促进主导和新兴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支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打造太阳能光伏、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推动高新区创建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扶持泉山开发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帮助新沂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指导睢宁临空产业园、铜山利国工业园、贾汪江庄工业园申报省级开发区,支持丰县、沛县、邳州开发区创建创新型园区。
坚持优进劣出、动态发展,推进50家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坚持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领军团队。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合作研发、人才引进、参股并购等方式开展创新合作,确保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力争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帮助江苏师大科技园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徐州工程学院科技园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鼓励高校院所在徐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新建校企联盟180个以上。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为契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名牌产品创建、专利申请和保护,力争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