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报告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时序

2012年05月29日15: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 农业现代化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2)中国农业投入变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农业劳动投入的变化。1960年以来,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了约50%

其次,农业土地投入的变化。1960年里以来,农业用地比例和牧场面积比例提高了约50%,谷物用地比例下降了约37%,可耕地面积比例在波动。1980年以来森林覆盖率提高。

其三,农业资本投入的变化。1960年以来,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肥投入增加;1980年以来农业灌溉面积比例下降。

其四,农业技术投入的变化。2000年以来农业科技投入比例上升。

其五,1960年以来,农业土地集约化变化不大。

3)中国农业投入的国际比较

首先,过程比较,以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民人均可耕地面积为例。200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例已经低于世界平均值,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表3-7);中国农民人均可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4%(表3-8),中国农业的土地集约化程度比较低。

其次,前沿比较,以2008年为例(表3-9)。2008年,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业劳动力指数、农业劳动力比例、灌溉用地比例等指标表现相对较好。 

3.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结构等)的时序分析

1)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趋势

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趋势因指标而异(表3-10)。其中,16个指标为上升变量,7个指标为下降变量,3个指标为波动变量。1960年以来,变化比较大的指标包括农业生产指数、牲畜生产指数、农民人均肉类生产和化肥使用效率,然后是小麦单产、食品生产指数、作物生产指数和土地生产率等;食品增加值比例变化不大。

上升变量:农业生产指数、食品生产指数、作物生产指数、牲畜生产指数、牲畜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作物单产、水稻单产、小麦单产、玉米单产、大豆单产、农业良种使用效率、农民人均产粮、农民人均产肉、农业综合生产率等。

下降变量:农业增加值指数、农业增加值比例、作物增加值比例、谷物增加值比例、农业相对生产率、农业化肥生产率、农业化肥使用效率等。

波动变量:农业年均增长率(三年平均)、食物增加值比例、农业协调指数等。

2)中国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农业相对规模缩小,绝对规模扩大。1960年以来,中国农业增加值提高了30多倍,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了约50%

其次,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相对生产率下降。1960年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多,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约10倍,工农业剪刀差扩大(图3-3)。

美元

 

 


3-3  19602008年中国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其三,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作物增加值比例下降,牲畜增加值比例上升。1960年以来,牲畜增加值比例提高了2倍多,作物增加值比例下降了约25%

其四,谷物单产提高幅度大。1960年以来,谷物单产和小麦单产分别提高3倍和7倍多。

其五,农民人均产能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产肉和人均产粮分别提高了26倍和3倍。

其六,农业化肥生产率和化肥使用效率持续下降。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3)中国农业生产的国际比较

首先,过程比较,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代表。2008年,中国农业增加值比例仍然高于世界平均值(表3-11);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表3-12),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国际差距明显。

其次,前沿比较,以2008年为例(表3-13)。2008年,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土地生产率、谷物单产、农民人均肉类生产等指标表现相对较好。

(摘自: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何传启专栏

   上一页   1   2   3   4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