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1年06月08日12: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管辖海域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组织实施 职责 监测 公共安全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5 海洋环境灾害

  5.1 赤潮

  2010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 892平方公里。东海赤潮规模仍然最大,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为39次和6 374平方公里;南海为14次和223平方公里;黄海为9次和735平方公里;渤海为7次和3 560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值。

  2010年5月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分别为23次和    5 730平方公里;其次是6月,为15次和4 292平方公里;7月为8次和311平方公里;9月为7次和52平方公里;8月为6次和317平方公里;1~4月和10~11月,每月均不超过2次,面积也较小。上述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普遍低于近5年各月份的平均值。

 
  2010年,引发赤潮的生物共19种,其中东海原甲藻引发的赤潮次数最多,为18次;其次为夜光藻12次;中肋骨条藻和锥状施克里普藻各6次;红色中缢虫和米氏凯伦藻各4次;赤潮异弯藻、多纹膝沟藻、角毛藻各2次;海洋卡盾藻、红色赤潮藻、尖刺伪菱形藻、利马原甲藻、链状裸甲藻、螺旋环沟藻、裸甲藻、球形棕囊藻、旋链角毛藻、隐藻各1次。与近5年赤潮优势种类组成情况相比,毒害作用较大的甲藻类赤潮比例明显增加。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