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1年02月23日11:0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 科学发展观 半导体照明产业 植被覆盖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西安鼓乐 畜禽养殖污染 城乡一体化规划 东庄水库

二、“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发展机遇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同时存在,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一些大事实事,确保经济较长时间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城乡居民财富有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未来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2015年进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行列,2020年建成西部强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二五”的主要任务是:

坚持扩内需促发展的政策取向,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按照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原则,处理好现有经济结构和新增产业项目的关系,突破环境容量承载有限的制约,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优化结构基础上继续发挥投资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释放城乡消费潜力,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基本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巩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扶持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提升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促进钢铁、建筑、纺织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现代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引领作用。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能源化工产业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装备制造业实现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5%和42%,形成21个产业集群和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上千亿的企业。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幅度提升保障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铁路网、“两环三纵七横六辐射”高速公路网和“一主多辅”航空运输网,把西安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到“十二五”末,新增铁路2500公里,营运里程达到6000公里,形成全省铁路三小时经济圈。新增高速公路2000公里,通车里程突破55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近200条航线连通国内外90座城市。城际交通和西安大都市轨道交通形成框架。建设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渭河全线治理基本完工,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加快骨干电源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外送电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以建设国家低碳示范省为契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完成国家各项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长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保护大秦岭,建设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打造公路、铁路千里绿色长廊,让三秦大地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在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打造关中城市群和南北交通干线、陕北长城沿线、陕南汉江沿岸城镇带,实现大中城市建设生态化、管理精细化,县城提高承载、扩大容量、宜居乐业,集镇人气聚集、设施齐全、管理有序,社区组织健全、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7%。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推进城乡统筹,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全面落实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各项政策,力争600万农村居民到城镇安居创业。创新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后五年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做到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两年实现城乡全覆盖,并建立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以及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五年解决254万户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大幅度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和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按照“建设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实施秦巴山区、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整体搬迁工程,十年搬迁避灾和贫困人口300万左右,促进扶贫工作重心由县向乡村转变。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充分激活科技教育潜能,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科技资源统筹创新工程,有效整合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到“十二五”末,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先进、引领西北的创新型区域。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专利年申请量超过5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00亿元,知识产权产业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实现“陕西制造”向“陕西创造”的转变。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建设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大幅提升非公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消除有碍于体现公平正义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提升经济外向度。到2015年,累计吸引外资185亿美元、内资2万亿元,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0%以上,到境外投资的企业大幅增加,经济外向度达到15%以上。

“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根据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制定的,凝聚着全省人民的智慧,经过本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逐年分解实施,逐年报告执行情况。

三、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实现稳健起步、首战取胜,对于巩固和延续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至关重要,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困难,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要运用好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综合施策,重点治理,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一)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势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万亿,比上年增长25%,安排省级重点项目430个,其中续建项目190个,新开工项目50个,前期项目190个,年度投资2300亿元。加快推进西成、大西客运专线和阳安复线等9个铁路建设项目,在建里程1500公里,开工建设西安北客站至咸阳机场、西安至临潼的轨道交通,开通西安到延安、榆林的动车。新建续建榆林至绥德、安康至平利等15个高速公路项目,在建里程1500公里以上,建成400公里,新建改造干线公路600公里。建成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延安、汉中、安康新机场建设,积极开展府谷、定边、宝鸡等机场的前期工作。确保西安地铁2号线如期运营,加快1号线、3号线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户县、旬阳等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展1000千伏陕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