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2、农业现代化理论
农业现代化理论是关于农业现代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部门理论。目前大致包括三个理论集合: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两次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广义农业现代化理论。
(1)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
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完成《改造传统农业》一书(Schultz 1964),提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70~80年代出版了一批农业现代化论著,如《农业现代化指南》(Malone, Shastry, Francis 1970)、《农业现代化和收入分配》(Harrison 1973)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Arnon 1981)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农业现代化有大量研究和论著。迄今为止,经典农业现代化理论尚没有系统的、公认的一般理论阐述,它是关于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集合(表2-122)。
(2)两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黄祖辉和邓启明(2008)认为,农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常规现代农业和现代持续农业;从传统农业向常规现代农业的转变是第一次农业现代化,主要特点包括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等;从常规现代农业向现代持续农业的转变是第二次农业现代化,主要特点包括标准化、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生物化和设施化等,农业管理现代化,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张冬平和黄祖辉(2002)认为,农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农业现代化是为了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第第二个层次的农业现代化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维持农业持续高速发展,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和种类的需要。在我国,第一个层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从自然生产向半商品生产的转变过程,是从自然经济走向物质经济的过程;第二个层次农业现代化,是半商品生产走向商品生产的过程,是从物质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过程。第一层次农业现代化追求农业科技的主要特征是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水利化,这一过程称为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第二层次农业现代化追求农业科技的主要特征是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化、农业设施化和与之配套的管理现代化等,这一过程称为第二次农业现代化进程。
(3)广义农业现代化理论
广义农业现代化理论是关于18~21世纪期间的农业现代化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它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农业系统的应用,是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来的。广义农业现代化理论包括一般理论、分支理论和相关理论等(表2-123)。这里重点讨论它的一般理论,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定义、过程、结果、动力和模式五个方面内容。目前,关于第二次农业现代化和综合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非常有限。
首先,农业现代化的定义。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系统的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系统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国际分化和国家分层等。
农业现代化的外延:农业现代化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行为、农业结构、农业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包括农业供给、农业流通、农业需求、农业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民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基础设施和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牧业、渔业、林业和农业服务业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的时空分布变化等。
一般而言,农业现代化指农业变迁的世界前沿和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自给型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市场化农业)、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知识型农业)的两次转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农民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国家农业地位和国际农业体系的变化等。国家是农业现代化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单元,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系统的一种变化。很显然,并非所有的农业变化都属于农业现代化。一般而言,有利于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和农民发展的农业变化,才属于农业现代化。
一般而言,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增长和农业进步;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农业转型、农业国际竞争和国际地位变化的交集。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和全球的过程,包括生产模式、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农民素质和农业体系的变化等。在18~21世纪期间,农业现代化的前沿轨迹可以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两个阶段(表2-124);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包括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四个阶段;第二次农业现代化同样包括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四个阶段。根据它们的技术和经济特点,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第二次农业现代化将包括三次浪潮。两次农业现代化有不同内涵和特点。
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型,它包括从手工农业向机械化农业、自然农业向化学农业、分散性农业向集约化农业、个体农业向工业化农业、家庭农业向社会化农业、生存农业向专业化农业、季节性农业向人工性农业、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农业税收向农业补贴、乡土文化向市场文化的转型等。它的特点包括市场化、商业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规模化、社会化、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和科学化等,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等。
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从市场化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型,它包括从效率农业向生态农业、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机械化农业向信息化农业、露天农业向工厂化农业、供方农业向定单农业、标准农业向精准农业、高投入农业向节约型农业、全国性农业向国际化农业、专业化农业向多样化农业的转型等。目前它的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绿色化、自然化、多样化、订单化、工厂化和国际化等,包括农业综合效益、国际竞争力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增加值比例继续下降等。
如果说,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初级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的转变;那么,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是高级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的转变;两次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综合农业现代化。22世纪农业现代化还会有新变化。
农业现代化过程具有10个特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全球性、进步性、风险性、非线性、多样性、农业效率分化、农业比例趋同等。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遵循现代化的10个基本原则(表2-12)。
其三,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包括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多样性和副作用的形成;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两次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不同的。
农业现代化的结果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两次农业转型的完成,二是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三是农民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四是农业比例的下降,五是农业科技和农业制度的发展,六是国际农业体系和国家农业地位的变化。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部分国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成为农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流动。一般而言,农业发达国家大约占20%左右,农业发展中国家大约占80%左右;两类国家处于动态平衡中。
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包括: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的转型;完成第二次农业现代化,实现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的转型;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的先进水平,成为农业发达国家或缩小国际农业差距;同时确保粮食安全。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于15%,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小于3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按2000年价格计算约6000美元);进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农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小于5%,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小于10%,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已经起步等。
其四,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在不同层次、不同国家和不同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有所不同。
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包括创新、竞争、交流、适应、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包括经济增长、需求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合理预期,包括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制度进步、农业结构变化、农业环境变化和农业政策变化等。
动力模型包括:创新驱动、三新驱动、双轮驱动、联合作用、四步超循环、农业复合互动、创新扩散、创新溢出、竞争驱动(表2-16)和农业生产力函数等。
农业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指标。农业生产率函数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可以用来定量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农业生产率函数:农业生产率与农业技术、农业劳动力人均资本和人均技能成正比。
Pa = A × Ca × S1- a
其中,Pa为农业生产率(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出),A为技术进步乘数,C为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资本,S为农业劳动力的人均技能;a为农业资本产出份额,(1-a)为农业劳动产出份额。
技术进步乘数反映农业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等的效果。
其五,农业现代化的模式。
21世纪农业现代化大致有三条基本路径(图2-71),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路径。
一般而言,农业现代化具有模式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模式。
农业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模式选择受客观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更多受自身条件的影响。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更多受科技水平和国际环境的影响。知识型农业具有多种模式,如综合农业、信息农业、工厂化农业、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其六,综合农业现代化。
综合农业现代化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基本路径,它包括两次农业转型(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从市场化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型)的联动和持续向知识型农业转变,包括农业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福利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农业比例下降、国际农业竞争力和国际农业地位的提高等。
综合农业现代化是两次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第二次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它包括生产模式、关键技术、农业结构、农业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包括追赶和达到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实现综合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效率、农业效益、农民福利和生活质量、农业制度和农业技术等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摘自: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 何传启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