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评价原理、国际性评价及政策性评价

2011年01月31日15: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地区现代化 地区 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世界现代化 排名 新人类发展指数 新人类 发展指数 HDIN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现代化报告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2、国际性评价

国际性评价是对世界范围的现代化现象进行评价,评价对象包括一组国家或全部国家,评价结果强调国际可比性。关于现代化的国际性评价一般包括水平评价、阶段评价和过程评价等,过程评价包括创新力评价、竞争力评价和影响力评价等。

(1)现代化水平评价

现代化水平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现代化的实际进展和国际相对水平的定量评价。关于现代化水平的定量评价,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大致包括三类工作:国家现代化水平、领域(或部门)现代化水平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定量评价等。

2001年以来连续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以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对2000年人口超过100万的131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的时间跨度为1950~2007年,评价内容涉及国家现代化、地区现代化、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等。采用的评价模型包括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评价模型等。

(2)创新力和竞争力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力评价受到关注;90年代以来,创新力评价受到重视。

竞争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竞争力评价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竞争力没有统一定义。竞争力评价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部门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等。

创新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创新力评价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创新能力评价,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国家创新能力、地区创新能力、部门创新能力和机构创新能力等。

3、政策性评价

现代化的政策性评价一般包括绩效评价、诊断评价、战略评价和政策效果评价等。政策性评价一般是实用目标导向的评价,强调政策引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绩效评价

现代化绩效评价是对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和效果的评价。

首先,评价目的。绩效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三类:现代化的实际进展评价、现代化目标的监测评价、现代化战略的目标预测评价(表2-139)。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同的。

其次,评价对象。绩效评价的评价对象包括分层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等)、分领域现代化(经济和社会等)、分部门现代化(农业和工业等)和分专题现代化(城市和农村)等。

其三,评价指标。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要求进行选择,可以包括现代化的行为、结构、制度和观念指标,包括现代化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指标等。

其四,指标权重。可以根据政策需要和现代化规律确定指标权重。

其五,评价标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有不同标准。

其六,评价模型。根据评价需要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2)诊断评价

现代化诊断评价是对现代化过程的得失进行评价,旨在找出成败原因和对策。

首先,绩效评价。它是诊断评价的基础工作,包括实际进展评价、目标达标评价。

其次,优势分析。分析现代化的主要成绩、优势和原因。

其三,劣势分析。分析现代化的主要失误、劣势和原因。

其四,对策分析。提出保持和强化优势、克服或改善劣势的政策建议。

(3)战略评价

现代化战略评价是对现代化战略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的评价,适用于战略管理。

首先,绩效评价。它是战略评价的基础工作,包括目标监测评价、目标预测评价。

其次,战略目标评价。战略目标的先导性、合理性、可行性、战略成本等。

其三,战略计划评价。战略目标与措施的一致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等。

其四,战略实施评价。战略实施的经验和教训、战略调整的及时性和适应性等。

其五,战略优势评价。战略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提高竞争优势的建议等。

(摘自: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 何传启专栏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