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姜泊教授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中发表了题为“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的文章。
文章指出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rohn's 病,CD)。我国现缺乏对本病流行病学的系统性研究,但临床病例报道呈逐年增长趋势。文章从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三方面阐述IBD发病机制研究取得的进展。
一、遗传易感基因的发现是IBD发病机制研究的关键。大量研究资料提示IBD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被鉴定出来的克罗恩病的易感基因有NOD2基因(也叫CARD15)、IBD5等,这些基因在维持粘膜屏障的完整性、调节着机体的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其发生突变等变异后会促使炎症发生。
二、易感基因的变异使机体对环境变化抵抗力降低。1.微生物和宿主的防御反应在IBD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易感的鼠种系中可以用单一种系的正常菌群诱导结肠炎,从而证实了受易感基因调控的宿主防御反应在与肠腔内菌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粘膜屏障和粘膜稳态的维持与遗传和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是影响炎症性肠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一些研究发现提示黏膜屏障功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上皮细胞、肠腔菌群及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细胞所形成的网络,三者在易感基因的调控下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除了肠腔表面的上皮细胞外,位于隐窝中的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对于黏膜防御及黏膜上皮修复也具有重要作用,其调节也与易感基因及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三、易感基因对肠道免疫的影响。文章指出IBD患者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共同的发病机制,是易感基因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天然免疫反应的异常是获得性免疫过度激活的先决条件。肠道天然免疫主要起着监测肠道菌群和控制感染侵袭机体的作用,这一过程是由细菌信号通过受体/配体传递从而启动免疫而实现的。文章还指出获得性免疫在介导组织损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反应是由多个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产生的。
文章最后总结,关于IBD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遗传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它影响着粘膜屏障功能、天然和获得性免疫机制。明确遗传易感基因将有望建立一套IBD相关的基因谱,从而有利于监测疾病进程、对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8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