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水深超过2000米的深海占地球表面积的60%,是几十年来许多科学新领域的突破口,但在我国却是地球科学最大的薄弱环节。1999年春,南海大洋钻探ODP184 航次顺利完成,使我国一举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的前沿。我国科学家不仅建议、设计和主持完成了这次深海钻探,而且承担了航次后分析研究的主要任务。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汪品先院士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南海古海洋学与大洋碳储库长周期”的文章,介绍我国在深海古环境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文章提到南海大洋钻探岩芯研究的结果,首次在西太平洋建立了3000万年的深海古环境剖面,从海上揭示了东亚季风的变化历史,使得南海和阿拉伯海一样,分别成为东亚和南亚季风历史的研究基地,和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热点。2007年9月国际第九届古海洋学大会在上海召开,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在深海古环境研究中的进展。
文章介绍到,南海大洋钻探研究的一项突出成果,是大洋碳储库长周期的发现。在南沙深海区建立的五百万年高分辨率地层剖面中[4],发现有碳同位素的40-50万年长周期。经过全球对比,证明为全大洋所共有,而且也出现在大洋碳酸盐记录中,属于大洋碳储库对于地球运行轨道偏心率长周期的响应。对大洋碳储库周期性变化的认识,对于气候变化的理解和预测有着重要意义。作者汪品先院士获得2007年度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的“米兰克维奇奖章”,以表彰他对西太平洋古海洋学、尤其是南海古季风研究中的突出贡献。(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8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