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摆放“南海I号”上的文物。本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琦)昨天,来自“南海I号”沉船的文物首次在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亮相。据悉,今年5月“南海I号”沉船上的部分文物将在故宫端门公展。
当天在“南海I号”南宋沉船遗址前期科考成果汇报会上亮相的一共有4件瓷器,这些瓷器品相完整。据考古人员介绍,这4件瓷器全部是南宋时期的,涉及景德镇窑口、龙泉窑口及福建德化窑口。
据介绍,“南海I号”上的文物极为丰富,出水文物总计4500件,其中完整文物2000多件,主要以瓷器为主,还包括金器、银器、漆器、铜钱、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瓷器主要为白瓷、黑瓷、铅绿釉陶和酱黑釉陶等素面瓷器,这批陶瓷器分别来自我国宋代南方地区著名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系、龙泉青瓷系和福建地区与外销瓷密切相关的诸多窑口。此外,铜钱出水近万枚,最早的为东汉的“货泉”,最晚的年号是南宋的“绍兴元宝”,绝大部分是北宋各年号的铜钱。
经专家鉴定,出水瓷器基本属于南宋时期,这些瓷器在烧制好后随即作为销售商品被运送到船上,因此完全看不到使用的痕迹。由于沉船船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被掩埋,隔绝了海水对器物本身的冲刷,所以有相当数量的瓷器保存完好且釉面光亮如新。
据国博馆长助理张威透露,“南海I号”上的部分文物将于5月在故宫端门展厅公展,届时近百件文物将集体亮相。
-链接·南海I号
“南海I号”是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整艘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2007年12月,“南海I号”沉箱被半潜驳船托出水面,运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的“水晶宫”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