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态势良好

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02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0.8亿美元,增长16.0%;累计贸易顺差683.4亿美元。据测算,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左右。

(一)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增速大幅回落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比上年提前两个月突破万亿美元,月度进出口规模已连续 7 个月超过千亿美元。除 9 月份外,各月出口增速均超过 30%,截至 9 月底,月度出口增速已连续39 个月保持在 20% 以上。进口增幅低于上年同期 22.1 个百分点,低于出口 15.3 个百分点。在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大幅回落的影响下,贸易顺差达到 683.4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措施的出台,人民币在小幅升值后保持基本稳定,8、9 两月进口增速有所加快,当月增幅均为23.5%。

(二)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快,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平稳

前二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4367.9亿美元,增长21.8%,其中出口2310.5亿美元,增长33.9%,高于出口整体增速2.6个百分点;进口2057.4亿美元,增长10.6%,低于进口整体增速5.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4893.6亿美元,增长26.2%,出口和进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出口2939.2亿美元,增长28.5%;进口1954.43亿美元,增长22.9%,高于进口整体增速6.9个百分点。

 2005 年 1-9 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企业性质一览表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 目

出 口

进 口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总 值

5464.22

31.3

4780.84

16.0

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2310.50

33.9

2057.37

10.6

加工贸易

2939.20

28.5

1954.43

22.9

期货贸易

214.52

44.3

769.04

14.6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1260.45

14.9

1457.46

10.9

外商投资企业

3131.67

32.4

2770.41

17.4

其他企业

1071.20

53.4

552.9

23.9

(三)外商企业出口增长迅速,民营企业进出口超上年全年水平

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902.1亿美元,增长24.9%,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7.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131.7亿美元,增长32.4%,高于总体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进口2770.4亿美元,增长17.4%。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势强劲,进出口总额1624.1亿美元,己超过上年全年水平,增幅达到41.9%,高于总体进出口增幅18.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71.2亿美元,增长53.4%;进口552.9亿美元,增长23.9%。

(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2989.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00.4亿美元,增幅均为3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4.7%和27.5%。与上半年相比,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回落,钢材出口量增长83%,回落71.1个百分点;钢坯及粗锻件出口量由增长2.6倍回落到1.1倍;未锻轧铝出口量由增长21.5%转为下降5.2%。在贸易摩擦频发的情况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长24.8%,服装出口增长22%,家具、箱包和塑料制品等大宗商品出口分别增长34.5%、17.6%和24%。

(五)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势稳中趋快,初级产品进口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达到2485.5亿美元和1396.4亿美元,分别增长12.1%和19.8%,其中8、9两月增幅均超过20%。初级产品进口额达到1075.6亿美元,增长26%,其中原油进口量虽仅增长4%,但由于价格上涨,进口额增长了44.7%;铁矿砂进口量价同增,进口量1.99亿吨,进口额134.4亿美元,分别增长31.7%和42.8%;大豆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口1953万吨,增长39.9%,进口额58.4亿美元,增长12.7%。

 2005年1-9月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

出口

进口

金额

增减(%)

金额

增减(%)

总值

5464.2

31.3

4780.8

16.0

一、初级产品

361.0

26.7

1075.6

26.0

0类 食品及活动物

161.2

25.0

72.2

7.3

1类 饮料及烟类

8.7

-2.5

5.7

42.3

2类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55.8

38.2

516.6

247.6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133.5

26.6

455.7

36.0

4类 动植物油、脂及蜡

1.8

69.4

25.4

-21.8

二、工业制品

5103.2

31.6

3705.2

13.4

5类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261.5

43.6

585.9

23.3

6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957.2

36.7

609.8

9.4

7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2465.5

32.2

2068.8

11.7

8类 杂项制品

1408.1

25.5

424.8

14.4

9类 未分类的商品

11.0

48.8

15.8

39.2

(六)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强劲,但进口增速在所减缓

前三季度,欧盟仍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额1577.9亿美元,增长23.3%,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1034亿美元,增长37.2%;自欧盟进口543.8亿美元,增幅仅为3.4%。中美双边贸易额1535.4亿美元,增长25.6%,其中中国对美出口1173.5亿美元,增长32.6%;自美进口361.9亿美元,增长7.3%。中日双边贸易额1345.5亿美元,增长10.5%,其中中国对日出口617.7亿美元,增长18.8%;进口727.8亿美元,增长4.3%。美国、中国香港、欧盟为中国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顺差额分别为811.7亿美元、764.1亿美元和490.2亿美元。中国台湾省、韩国、东盟、日本为中国的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地,逆差额分别为410.6亿美元、301.1亿美元、135.2亿美元和110.2亿美元。

2005年1-9月我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主要进口贸易伙伴情况

位次

国家或地区

出口金额

增速(%)

位次

国家或地区

进口金额

增速(%)

1

美国

1173.5

32.6

1

日本

727.8

4.3

2

欧盟

1034.0

37.2

2

韩国

557.4

22.1

3

中国香港

855.5

21.9

3

欧盟

543.8

3.4

4

日本

617.7

18.8

4

东盟

540.3

18.8

5

东盟

405.1

35.3

5

中国台湾省

530.0

11.8

6

韩国

256.3

32.8

6

美国

361.9

7.3

7

中国台湾省

119.4

27.2

7

澳大利亚

118.3

42.3

8

俄罗斯

91.0

55.1

8

俄罗斯

116.4

25.7

9

加拿大

84.4

44.8

9

中国香港

91.4

7.9

10

澳大利亚

78.8

28.3

10

巴西

70.1

6.5

二、2005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完成情况预测

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势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退税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都有力地促进了出口增长;宏观调控后国内投资需求回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等,是进口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依然较快

200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3.25%,虽较上年同期的4.1%有所回落,但仍属于平稳的上升周期,预计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4.3%。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国际市场需求旺盛,预计全年世界贸易量的增幅将达 7% 左右。随着全球股市的普遍回升,国际资本流动再度趋于活跃,跨国直接投资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二)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9.4%,为对外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由于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形成了“出口挤压效应”,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动力和压力都有所增强。

(三)出口退税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调动了各地区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2005年以来,针对地方分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财政负担相对较重的问题,国家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椎动作用。

(四)吸收外资保持一定规模

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吸收外资 432 亿美元,虽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但仍然保持较大规模。由于前几年外商投资较快增长,形成了较大的制造业产能,成为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宏观调控以后国内投资需求放缓,是进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到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投资需求放缓,一些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进口大幅回落。前三季度,钢材进口比上年同期减少了 393 万吨;一般贸易项下的机械设备进口下降了4.4%。此外,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合成纤维等产品进口下降;由于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企业减缓了进口节奏。

根据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对外贸易发展态势,预计2005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000亿美元,增长20%以上。其中,出口约7450亿美元,增长26%左右;进口约6550亿美元,增长18%左右;进出口顺差900亿美元左右。

三、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006年,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一些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平台,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总体来看,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相对平稳,但与2005年相比可能有所偏紧。

——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世界经济自2002年走出低谷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开始从上年的增长高峰上回落,但2006年平稳增长的总体态势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 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5 年和 2006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均为 4.3%,略低于上年的 5.1%。三大经济体形势基本稳定,美国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就业增加,经济基本面依然看好;日本企业盈利增加,个人消费开支上升,经济复苏的势头比较强劲;欧元区经济社会改革面临重重困难,但短期内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经济出现了向下调整的苗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 2006 年美国经济增长 3.3%,略低于 2005年水平。

——跨国投资继续回升,国际贸易较快增长。从2004年开始,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出现反弹,当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强劲上升40%。2006年,随着跨国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出于扩展新市场和降低成本的需要,跨国并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世界经济和跨国投资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世界贸易将保持快速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 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 7.4%,高于 2005 年 7% 的增长率。

——世界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当前世界经济的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全球经济失衡、房地产泡沫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方面。

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是本轮世界经济进入复苏和扩张阶段的显著特点。8月底,纽约市场油价创出了每桶70.9美元的历史纪录。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仍然较快,国际市场石油需求旺盛,而石油供给则受炼油能力、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石油市场的投机资本也会成倍放大供求缺口。因此,2006年石油价格的走势仍存在大幅震荡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各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2005年第二季度,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上升到6.3%,占全球顺差总额的三分之二,预计2005年全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将超过 6%。美国国内需求强劲,2006 年进口增长的势头料难逆转,经常账户逆差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

房地产市场泡沫在全球范围内存在。2005年前两个季度,美国房价分别上升了12.5%和13.4%,达到 1979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许多欧洲国家的房价升幅也超过了10%。挤压房地产泡沫主要取决于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但是如果采用加息等紧缩性政策,可能会损及经济增长。

一些主要经济体以“高失业率”为借口,实施贸易保护,对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中国是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达到 89 亿美元,2006 年这一态势不会有根本改变。

——中国经济将从快速增长期转为平稳增长期。2002 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近两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使上升期得以延长,目前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2005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9.4%,全年增速将在 9% 以上。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起步之年,国家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从三大需求的发展趋势看,投资冲动依然存在,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外需动力仍较强劲。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在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在宏观调控措施和经济周期规律的共同作用下,2006 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在近两年 9% 以上的较高增速上有所回落。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将从快速增长期转为平稳增长期,只要宏观调控得当,有望保持 8% 以上的速度。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协调、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加剧、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发生结构性变化等问题,都将影响到中国经济走势的变化。

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协调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善。尽管近两年居民消费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投资的增长速度,200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投资增幅13.1个百分点。目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有 55% 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80% 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全球 78% 的平均水平。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企业利润大幅下滑。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压同比增长18.9%,应收账款净额增长16%;前8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了53.1%。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高于居民消费价格,对下游行业利润形成较大挤压,直接导致交通设备制造、化纤、电子通信等行业效益下滑。随着近几年投资的工业项目形成的产能陆续释放,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发生结构性变化。2005年以来,投资增幅回落、消费增长平稳、出口高速增长,外需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国出口已连续 4 年保持快速增长,受国际市场空间和贸易保护的限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预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 16000 亿美元,增长 15%左右,增幅比 2005 年有所放缓。

 中国进出口增长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差额

金额

增速(%)

金额

增速(%)

金额

增速(%)

2001

5096.5

7.5

2661.0

6.8

2435.5

8.2

225.5

2002

6207.7

21.8

3256.0

22.4

2951.7

21.2

304.3

2003

8512.1

37.1

4383.7

34.6

4128.4

39.9

255.3

2004

11547.9

35.7

5933.7

35.4

5614.2

36.0

319.5

2005.1-9

10245.1

23.7

5464.2

31.3

4780.8

16.0

683.4

2005(注)

14000

21

7450

26

6550

18

900

2006(注)

16100

15

 

 

 

 

注:2005年、2006年为预测值

(作者:商务部规财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秋季)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