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河池市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编写人:罗其浪 韦路华 罗启萍
研究内容:贫困山区推进整乡脱贫新模式
问题:在整乡推进中如何实现贫困群体稳定增收? 在贫困山区如何建立整乡推进长效机制?
实施整乡推进战略,实现贫困乡村整体脱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依托整乡推进,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是解决贫困地区短期脱贫、长效致富的根本出路。本文以贫困地区河池市的国家级贫困县——环江县的大安乡推进整乡脱贫初见成效为案例,就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大量考证,对在贫困地区中实施“整乡推进”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出客观的分析,以期待进一步探索推广整乡推进脱贫新模式。
一、“整乡推进”新模式的提出
整乡推进是以贫困乡为单位,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连片开发,重点突出,围绕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五基”要求,整体推进、综合开发,扫除贫困“死角”,巩固和提升扶贫开发成果,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河池市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乡示范区的提出,有着特定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来,我市广大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长期以来,由于河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全市11个县(市、区)仍然有7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133个贫困村中有436个贫困村是全区“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整村推进”贫困村。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国家扶贫标准统计,全市农村人口达162.6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357.055人的45.4%。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河池是全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和主战场”、“希望河池市能够有更多的思路,更多的措施,能够先走一步”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当前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积极探索河池新阶段开发扶贫新思路新模式。市委、市人民政府果断决策,决定采取“整乡推进”扶贫新模式,选定环江县大安乡作为全市新阶段开发扶贫工作试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种考虑:
一是大安乡贫困情况与全市其他地方的贫困情况具有相似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是推进全市开发扶贫的缩影。大安乡7个行政村中就有5个是贫困村;贫困户2261户,贫困人口9787人,贫困发生率为46%;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978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42元少1364元。二是大安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2个村委会未通四级路,5个自然屯尚未通路,5个行政村无计生室,4所寄宿制学校没有食堂,4所学校没有学生宿舍,2个自然屯未用上电,46个自然屯未通广播电视,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仅为34.2%;7961人未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占全乡农村总人口的37.6%;有990户危房户,占总农户的14.6%。三是扶贫开发的任务重,压力大。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大安乡仍有2个自然屯未用上电,说明大安、河池发展的严重滞后性,也说明大安和河池开发扶贫的任务的艰巨。四是产业发展不起来,形不成气候。大安发展滞后、农民贫困的缘由就是产业发展不起来,形不成规模,形不成气候,缺乏产业发展的带动。同时,大安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接收了县内外贫困移民1.2万人,在一定程度上给该乡计生、治安、文教、卫生、农村低保、贫困户、五保户、残疾户等方面的后续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日渐凸显,贫困村和移民场成为该乡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战略部署,河池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创办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走开发扶贫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