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帮助民间 国际社会责任民间论坛召开(图)

2013年12月18日09:0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国际社会责任民间论坛 中国扶贫基金会 对外援助

2013年12月16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国际社会责任民间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3年12月16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国际社会责任民间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2月18日讯(记者 魏博) 2013年12月16日,“国际社会责任民间论坛” 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中国民间组织交流促进会等18家支持单位参与举办。论坛围绕“民间帮助民间”主题,就世界范围内,包括企业、公益慈善组织、智库、媒体和公众在内的民间力量,如何履行国际社会责任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开幕式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作了题为《中国国际社会责任与民间参与》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百年来为探索现代化历经的奋斗之路,列举了中国改革开放35年所取得的成绩,并站在中国的国际身份和地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折点上,提出了民间参与国际社会责任的战略、模式、层次和方式。他表示,当今中国经济和国力的变化,使得中国自身在国际上的需求在发生变化,中国国民对世界的需求和心理在发生着变化,各世界强国对中国的需求与期待在发生着变化,各相邻国对中国的需求与心理位势在发生着变化,与非洲为代表的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对中国的需求与心理期待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国家的行为应对、理论诠释和角色调整与形象重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何道峰表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长期的对外援助是分不开的,几十年前,当中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时,通过倾国力帮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这样大手笔的对外援助策划,创立了第三世界弱国战略联盟,打破强国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使中国重返联合国,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他认为,帮助国内和国外贫困群体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对内和对外扶贫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你去关心别人,别人才会关心你。

中国扶贫基金会段应碧会长在论坛总结发言时指出,中国已经从受援国逐步转变为援助国,应对过去的对外援助与国际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新定位,重塑中国国际新形象。对外交往模式也需要转向“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共同扮演互补角色的立体对外交往模式。他认为,面对着中国全球化发展和全面国际化交往的巨大需求和巨大的国际舞台,中国民间组织需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社区援助方面,在国际公共空间构造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倡导方面,积极扮演角色。

本次论坛发布了“中国国际社会责任研究丛书”系列成果,包括《中国对外援助与国际责任的战略研究》、《中国国际社会责任与中资海外企业角色》、《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的战略与路径》、《中欧美日在缅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的比较研究》和《中国在缅甸履行国际责任的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等。该系列研究成果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中缅两国5家智库机构历时一年多调研,六十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评审形成。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