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人民网3月19日讯(记者 史雅乔),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和一种金融创新,在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实验、示范和推广过程。最初一批从事小额信贷实验的国内小额信贷机构大部分都是NGO机构,它们的出现对于长期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贫困农户来说,可谓久旱逢雨。但受制于资金瓶颈,这些机构因始终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而生存艰难。贫困地区巨大的小额信贷资金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2009年,宜信公司创办的宜农贷(www.yinongdai.com)公益理财助农平台正式上线。宜农贷平台通过和贫困地区的公益性小贷机构合作,通过互联网,将需要借款农户的照片、借款用途及信用状况等资料上传至宜农贷网站。在平台另一端,有爱心、有富余资金的出借人,会直接选择希望帮扶的农户出借。这一公益创新,为中国的小额信贷扶贫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宜农贷”模式。
盐池的“妇女贷款”
3月6日,由宜农贷公益平台上的爱心出借人、媒体记者等组成的“宜农万里行”团队一行14人抵达了盐池火车站。新修的火车站是小城里的气派建筑,但这里只经停5趟过路车。
盐池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干旱少雨,土地多为盐碱地或荒漠,常年风沙,自然条件恶劣。虽然这里出产驰名中外的滩羊,但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人均收入仅4000余元。摆脱贫困始终是这里发展的要务。
县城鲜有外来人口 “万里行”一行人显得很扎眼。出租车司机好奇的询问我们来做什么的。“我们是做公益的,你知道县里有个专门给农民做小额贷款的公司吗?”我们说。 “你说的是“妇女贷款”吧?知道,这边农村很多人都借。”司机回答说。他口中的“妇女贷款”正是由我们要去拜访的宜农贷合作机构——宁夏惠民小额信贷有限公司运作的项目。它在当地的知晓度让我们很惊讶。
宁夏惠民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盐池县小额信贷服务中心,后为摆脱资质等可持续发展瓶颈,主要由三家NGO组织(香港嘉道理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和另外两家企业共同出资,在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转制成为小贷公司。但转制并未改变其公益性小额贷款的属性,显著特点是,宁夏惠民提供的贷款只贷给农民,平均额度在2万元左右,利息也显著低于商业性小贷公司。收益除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外,结余部分也主要投入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举个例子,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1亿资金可能只做一、二十笔业务,我们要做近万笔。我们的成本和收益差异巨大。”宁夏惠民负责人龙治普主任说。
即使转制成了小额贷款公司,说起小额扶贫贷款发展的困难,龙主任提到最多的还是“缺钱”,“有需求的农户太多了,但现有的资金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盐池的业务发展起来了,很多农户都受了益。但我们还想向更穷的同心、固原发展。但是资金太紧缺了”。惠民小贷的困境也代表了公益性小贷行业的普遍状态——资金瓶颈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宜农贷平台为公益性小贷机构以及他们服务的贫困农户打开了一个新的资金渠道。目前,通过宜农贷平台提供的资金已经成为了惠民小额贷款公司除宁夏国开行开发性贷款以外的第二大资金来源,而且平台提供的资金成本远远低于其它融资方式,仅为3%(爱心出借人和平台分别象征性的收取2%和1%)。
宜农贷和惠民公司的合作方式是,由惠民公司从借款农户中,选择符合宜农贷帮扶目标的借款农户,由村级信贷员对其进行信用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借款农户,在征得农户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后,会将农户照片及借款资料提交至宜农贷平台。由于农户借款都是投入到养羊、种植等生产经营项目,有很强的时效性。而宜农贷平台向爱心出借人的筹款需要一个周期。为满足农户的借款的时效需求,对于符合条件的借款农户,机构会将借款先行提供给农户。在宜农贷平台上筹款完成后,再将出借资金提供给机构。这一从实际出发的创新做法,既满足了农户的快速借款需求,又大大加强了机构资金的使用效率。
确保借款人的资金安全是宜农贷公益平台工作的重中之重。平台的风险控制,首要是严格选择合作机构。宜农贷合作的机构,首先必须保证公益性;其次要有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完善的治理结构,还要有可追溯的良好运营历史。对借款农户的信用审核,一般采用“五户联保”模式。具体做法是,五户有借款需求的农户结成一个联保小组,互相承担连带责任。依靠乡土和人情维系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具有很强的内聚力,乡邻之间深入了解、互相依赖。五户联保模式可以天然的将信用不好的人排除在外。比如,哪个村民不务正业,或有赌博之类的恶习,是无法找到其它村民一起联保的。而村级信贷员本身就是本乡甚至本村人,对于区域内借款农户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也充分保证了信用审核的有效性。截至目前,通过宜农贷平台完成的借款总额已近3500万元,还款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