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新华网银川6月21日电(记者曹健、张亮)“实施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要打好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两场硬仗。”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近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到2020年,初步实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根据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宁夏全区目前仍有100万的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宁夏中南部山区9个县区的1560个行政村。
为拔掉西海固穷根,2011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决定用5年时间把近35万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再用5年时间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经过一年多努力,截至今年4月,宁夏生态移民第一批开工的75个安置区已建设完成,累计投资28.61亿元,建成移民住房2.46万套,搬迁定居移民5.05万人。
通过稳步推进生态移民解决好35万群众脱贫致富问题,那么其余6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如何解决?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给出了答案:立足实际,加大力度,整体推进,解决其余65万多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
环境脆弱、资源匮乏,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在如此环境下要实现65万贫困人口的就地发展、脱贫、致富,虽艰难异常,却十分必要。
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解决65万人脱贫的基本构想——“四到”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到村、扶贫产业到户、转移就业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摒弃了以往的大扶贫概念。
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十二五”期间,宁夏将对500个重点贫困村村均整合投入资金500万元,在水、电、路、气、住房等基础设施方面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提高贫困村的公共服务水平。
扶贫产业到户。宁夏将细化扶贫对象,对需要就地发展的16万户、65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依据“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工作定位,对其中14万户、58万人口实施个性化、区别化的到户扶贫。
转移就业到人。每户至少有一人接受实用技能培训,宁夏将积极引导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掌握产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实用技术。贫困户中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将免除费用并享有生活费补助。
帮扶责任到单位。宁夏将把帮扶责任分配到单位、个人,500名驻村扶贫工作指导员和“下基层”干部指导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帮助引入资金、项目、技术和信息,提升贫困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500个重点贫困村结为帮扶对子,“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
预计到2020年,宁夏65万就地发展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以上,户均有一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或二、三产业增收项目,户均有一个主要劳动力掌握一项技能,稳定转移一名劳动力,贫困户基本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冬季取暖,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