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阳屲村的“屲”,意为斜坡。坡田一下雨就跑水、跑土、跑肥,人称“三跑田”。留不住水土的土地,也留不住收成。当年,瓦广吉当上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乡亲上山修梯田,发誓要把“屲”字头上那一“丿”推平。
就凭着一只铁锨、一把镢头、一辆架子车,他们开始改变命运。历经几十年苦斗,终于推平了“屲”字头上那一“丿”。平整的梯田保住了水土。阳屲村的贫困之锁,被打开了。
30年来,一项又一项治山理水的惊人创造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在榆中实验、发明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稀少雨水,在全国旱作农业区推广。定西人的新型集雨水窖,不仅推广到非洲,还有几十个国家的人前来观摩学习。半个世纪前曾以失败告终的引洮工程在新世纪再次上马,三西百万百姓即将告别饮水难的历史……
再穷的三西人,也会有富贵的念想。
周爱兰,一个不擅言辞的女人,把一个在阳台上育种的小作坊,做成了全国第二大马铃薯“原原种”供应商,每年为10多万户农民提供马铃薯良种,带动每户农民增收千元以上。周爱兰每天触摸的,是会呼吸会生长的财富--马铃薯。
马铃薯,当地人叫它“洋芋”,原来谁也没把它看上眼。而三西,正是世界上最适宜洋芋种植的区域之一。
1996年,定西率先大规模推开了“洋芋工程”。农民说:土蛋蛋变成了金蛋蛋银蛋蛋!
我们来到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一块巨大的荧光屏上闪动着红红绿绿的数字,那是全国几十个中心市场的实时价格数据。市场一侧是铁路,一列列货车风驰电掣地驶过。站在市场里买卖土豆的农民,在隆隆的轰鸣中,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的产品,坐着“洋芋专列”运往全国。
现在,全国马铃薯市场的三分天下在定西。定西农民的嗓门儿,可以左右中国马铃薯市场的定价声。
30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三西百姓千万双手一起,扶起了陇西的药材产业、静宁的苹果产业、六盘山的甘草产业、敦煌的葡萄产业……
今天,马家窑文化的余脉仍然游弋浮动在三西百姓的寻常岁月中。当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备好年货,洗净带着泥土的手,把一副春联恭恭敬敬地贴在家门前时,那流淌千载的文化血脉就显出了惊人的能量。
三西很多人家,即使破败的土坯房,门前也要写上“耕读第”--耕和读,这是中国农民心中最为神圣的两件事:耕作,一年之事;读书,一生之计。
通渭的农家女郭胜霞考上了大学。为了供女儿上学,年过花甲的父亲戒掉了抽了一辈子的旱烟,戒了罐罐茶,最终,戒掉了饭碗里最后一滴油--他把家里的油都卖了。
郭胜霞大学毕业,有了工作。那年冬天,70岁的父亲坐在墙根下晒太阳,头一垂,就再没抬起来。心里最大的包袱放下了,父亲远远地去了,留下满院暖暖的阳光。
反贫困,教育是通往彼岸的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