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2011年11月30日播出《扶贫,不要面子要里子!》,以下是文字实录:
导视:
鄢忠才:
一天就是五、六十块钱,成天做,成天有钱。
记者:
一年能收入多少?
鄢忠才:
一年就是一万多块钱。
解说:
陕西,240万人的移民。
记者: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这样呢?
张海:
这个是唯一的致富渠道。
解说:
贵州石头缝里的生存之路。截至2010年底,我国仍有2688万人贫困人口,未来十年他们将怎样生活得更好?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解说: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扶贫新标准提升92%,连片特困区确立为主战场,投入持续加大,未来十年扶贫将怎样迎来新期待?《新闻1+1》本期关注——扶贫,不要面子要里子!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中国常说一句话,叫“水涨船高”,可能这句话我们说的太多了,因此便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水继续涨,但是船还在原来的位置的话,后果会是什么样的呢?其实答案可能很简单,水既然继续在涨的话,船还在原来那个位置的话,那就会沉入水里,甚至沉没。我们如果拿这个来做一个比喻的话,不妨去想象,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我们是越来越富了,GDP已经世界第二了,也就是说这个水不断的在增高。但是我们的贫困线如果一直还在很低的位置,没有变过的话,在贫困线下人们的生活会不会像船一样慢慢地沉没呢?但是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我相信媒体以及很多社会公众都在关注这样一个数字的变化,我们的贫困线从2009年的标准一下子增长了92%,达到了2300块钱。这意味着什么呢?将来的船是不是更好开了呢?
(播放短片)
解说:
“我采访的地方都这样贫穷”,“我拍摄的影像都这样平凡”,于全兴,纪实摄影师,职业身份: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每年的寒暑假他都要到中国西部最穷的地方去,用镜头记录当地贫困母亲的生存状态。
十年时间,走访64个贫困县、267个村寨,拍摄820多位贫困母亲。于全兴所参与的“幸福工程”,关注和救助的正是中国贫困人口中的这个特殊群体。从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之时,全国还有592个划定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在和贫困作战。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 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记者昨天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今年我国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是明显加大,由上年的222.68亿元,增加到270亿元,增幅达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
解说:
新世纪10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670万人。而与此同时,贫困的含义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2010年底的2688万贫困人口的数据,按照收入标准1274元而设定,就在昨天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透露出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扶贫措施也迅速成为今天媒体版面的报道重点。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29日 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中央决定讲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解说:
贫困线提高到2300元,今天面对这样一个数字,很多专家、学者恐怕也会感到出乎意料。因为根据媒体报道,此前各方较为一致的预判认为,新扶贫线就会从2009年1196元上调到1500元。扶贫线提高了,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低收入人口被纳入到扶贫范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为1274元,以此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而现在新标准提高到2300元以后,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今年年底将会是1.28亿人。贫困人口的再次增加意味着什么?多年的数字变化又反映出什么?消除贫困我们究竟又该从哪里出发?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个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