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新华网社郑州7月5日电(记者李亚楠)从2001年起,洛阳市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在搬迁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化扶贫等方面多管齐下,10年间,洛阳的贫困人口累计减少了30余万,5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551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4511元。
大山困住致富路
栾川县白土乡马庵村村支书周成立,很多年前就有个梦想:“啥时候俺村能修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啊!”马庵村有5个村民组,148户人家分布在方圆10平方公里的七沟八岔里。
这个梦做了十来年,终于实现。经过乡里协调,村里争取到了修建两条水泥路的项目和资金,不过,由于坡陡山高,一条路修了7年,另一条修了近10年。梦实现了,生活却依然艰辛。“娃们上学还是得跑个十来里,哪家有人生病了依旧是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往医院送,每年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还是刚刚够吃。”
和马庵村人一样,百余公里外的嵩县黄庄乡红崖村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红崖村两沟夹一山,峡谷中还多悬崖峭壁、寸草不生,150余户人家一直不情愿地顶着“三极村”的帽子:群众居住极为分散、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生活极度困难。2003年的时候,全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足630元。
“老祖宗靠山吃山,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就得一辈子被拴在大山里吗?”马庵村、红崖村和那些生活在深山里的数十万洛阳百姓都在问。
搬出大山告别贫困
该怎么做?搬出去。从2001年开始,洛阳市跳出过去单纯修路、通电的旧有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一个中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两大主题”--搬迁扶贫和整村推进;“三个集中”--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扶持。
2001年,嵩县木植街乡木植街村,离乡政府不远的街道旁,几排刚盖不久的新房里搬进来33户、142名的村民。这些村民都是木植街乡各村的深山独居户、散居户,他们成了洛阳市搬迁扶贫的第一批受益者。
从2001年的零星试点开始,经过2003年至2005年的逐步推广,洛阳市的搬迁扶贫工作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连续5年每年给洛阳安排15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同时河南省和洛阳市每年还各配套2000万元和1000万元。
周成立终于找到了改变全村面貌的“钥匙”。“修几条路,拉进来电线杆、用上自来水,根本去不掉让大伙儿贫困的根儿。只有搬出去,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天地!”2006年的一次村民大会上,周成立兴奋地对村民进行动员。
政府已经为这些想挣脱大山禁锢的村民规划好了家园:这片平整的土地,位于乡政府的西边,紧靠乡里最热闹的集市,这个新家园,还陆续建起了小学、敬老院、卫生院和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
张娥就是第一批在山下落户的马庵村村民。她和丈夫杜京文,拿出将近7万元的积蓄,加上政府给的1.5万元扶持款,在这个新家园里买了一套125平方米的新房子。2006年底,在喜庆的鞭炮声中,马庵村首批搬下山的村民,住进了新居。各家都是沙发、电器、床上用品一应俱全,许多家还装上了热水器。
几乎是在同时,嵩县黄庄乡红崖村第一批搬出深山的居民,也迎来乔迁之喜。建在乡里“黄金地段”的移民新村,水、电、路、沼气等设施齐全,搬进来后,各家都从沉重的远距离担水、种地、买卖生活用品的劳累中解脱出来,过上了的新生活。
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洛阳市一共建成搬迁扶贫新村203个,搬迁了1.67万户,6.98万人。
多措并举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洛阳市对搬迁户中的青年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并组织他们外出务工;对搬迁户实现每户一人就近安置就业;对搬出来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全部纳入低保。
马庵村的搬迁户,有的就近进了选矿厂上班,有的在乡里开起商店、做起了生意。原本在村里开卫生所的张娥和杜京文,则应聘进了新建的卫生院,夫妻俩一个当大夫,一个当护士,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
洛阳市扶贫办主任孙晓伟介绍说,洛阳坚持搬迁地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向旅游景区服务区集中、向产业集聚区的生活区集中、向县城区集中,这都是为了搬迁出来的群众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致富门路。
在搬迁扶贫的同时,洛阳市还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策略。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通过土地反租倒包,建起了1.3万亩的优质烟草产业带,这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之源。农民们不仅通过流转土地每亩一年拿到500元的收入,还可以承包烟田,在烟草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标准化育苗、生产。
2009年,嵩县库区乡柏坡村经过短短1年的建设,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部、卫生所、文化大院、便民超市等各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柏坡村还发展起了经济林、奶牛养殖和劳务输出3项产业,许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截至2010年年底,洛阳市已投入整村推进资金6.3亿元,全市有608个贫困村完成了对生产生活条件的彻底改造。
“搬迁扶贫送走一穷二白,劳动致富带来万紫千红”、“家昌永怀党恩深,民富齐赞搬迁好”。因扶贫而脱困致富的乡亲们把真挚的感情写成质朴的语言,用红红的对联表达着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