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继续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

2011年02月09日15: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一帮一 扶贫解困 扶贫资金 扶贫模式 扶贫项目 民心工程

东北网2月3日讯 题:你的困难我惦记请让我来帮助你——写在我省继续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之际

2011年1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启动全省继续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

春回大地,这项被广大特困职工和社会各界赞誉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创业工程”、“致富工程”又将在2011年的春天里,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用我的真心帮助你

我省是一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多的省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生活遇到困难,其中有近20万城市特困职工基本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000年7月,省委在全省城市启动实施“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组织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与城市特困职工结成对子,中央和省直属单位与特困职工所在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城市特困职工和特困企业逐步走出困境。

在第一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中,全省就有13个市地、3个产业(农垦、铁路、林业)和中省直73个厅局共计8465个单位参加了扶贫工作,共帮扶特困企业4150个,16.9万多名党员干部与15.9万多名特困职工结成对子。

刘延鹏、孙程兰夫妇二人都是友谊县麦芽厂下岗职工,孩子正在上大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时任友谊县委副书记的苏君与刘延鹏家结成帮扶对子后,了解到他曾经做过兽医工作,并有养殖经验,建议他发展养殖业,并帮他筹集1万元启动资金,饲养了30头母猪和1000只蛋鸡,当年收入就达到3万元。在苏君的帮扶下,刘延鹏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母猪发展到了40头,肥猪发展到了200头,蛋鸡发展到了4000只,养殖面积增加到了1300平方米,形成了集制米、饮料加工、酿酒一条龙的产业,同时,他还聘用了5名下岗特困职工,使他们实现了再就业。

尚志市市委书记刘志国的帮扶对象是新建社区杨桂珍母女,多次入户调查后,刘志国了解到母女俩都患有尿毒症,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生活极其困难。逢年过节,刘志国都会到杨桂珍家中看望,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和医院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母女俩的疾病进行认真检查和治疗。

像苏君、刘志国一样,参与“一帮一”的领导干部都把困难职工视为亲人,真心实意的帮。许多帮扶单位舍弃局部利益和自我利益,各尽所能,帮资金、帮技术、帮项目。

省审计厅的帮扶干部三年先后共有634人次深入到鸡西杏花煤矿考察立项,确立了“以养羊为主,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商服、饮食、加工业”的总体帮扶思路,使所帮扶的80户特困职工全部脱贫,其中11户已经致富。省委统战部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为22户特困职工启动了养猪、开办广告公司、食杂店、洗衣店、幼儿园、打字社等项目,并帮助具备上项目条件的帮扶对象上岗就业,最后使22户特困职工全部脱贫。

每名帮扶干部、每个帮扶单位的无私援助,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一条爱的激流。

用我的智慧帮助你在注重群众当前利益的同时,“一帮一”工程还特别注重群众的长远利益。 为了让特困职工们彻底脱贫,帮扶干部们更多地注重扶技术、扶项目。

几年前,在鸡西立新矿工作的李士文下岗了,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刚上小学,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生计,李士文在路边扛过大板锹,给别人打过零工。在鸡西市“一帮一”工程中,市检察院与李士文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们经过认真调研和市场分析后,认为开采石场是一个很有发展的脱贫项目。由于项目选得准,市场销路好,李士文的采石场开办得红红火火,每天可以生产800多块标准石块。李士文的2万元贷款已按期偿还,同时,他还雇用了10名下岗职工,每名职工每月收入达1700元左右。

“一帮一”工程从一开始实施就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向,坚持把“经济上扶业”作为主攻目标。在项目开发上,根据被帮扶人的技能特长立项;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资源优势选项;根据区位优势和市场趋势定项,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项目开发;根据项目大小给予贷款支持。截至目前,有众多特困职工享受到税务、工商、卫生、烟草等部门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

2000年“一帮一”工程启动时,省里把全省机关干部职工当年半年的取暖补助5000万元作为“一帮一”工程资金,由“一帮一”办公室统一使用。办公室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了资金跟着项目走,专款专用,有偿使用,定期收回,滚动发展,安全运作的原则。两轮工程共投放贷款1700多万元,用于2132个项目,其中集体项目12个。目前为止,按合同规定,已收回1000万元。投放资金量虽然不大,但改变了已往扶贫资金有去无回的投放方式,改变了扶贫资金只能解一饥、不能解百饱的输血式扶贫模式。

据统计,“一帮一”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有近1.8万个单位的36.3万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分别与34万名特困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启动实施扶贫项目超过30万个,累计筹集资金近10亿元,投入启动项目资金近6亿元,经营产值达18万元。经过帮扶已经有近40万名被帮扶特困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被帮扶的特困职工家庭基本上摆脱了贫困,并出现了4万户月收入超千元、年收入超万元的致富户。

让我陪你一起走

调查显示,有90.7%的被调查对象盼望成为“一帮一”帮扶的对象,有20.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一帮一”能够帮助他们彻底脱贫;有52.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能解燃眉之急;有19.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既解燃眉之急,又能彻底脱贫,还能发家致富。

开弓没有回头箭,克难攻坚勇前行。伴随着困难职工的热切企盼,2011年1月14日,我省确定继续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创业工程,并明确提出,参加帮扶的人员为全省县(区)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中的党员干部,以帮扶单位所属党支部的数量确定帮扶对象数量,领导班子成员继续实施“一对一”帮扶。被帮扶的对象为全省城镇贫困职工中有劳动能力和创业、就业愿望的人员。帮扶的主要内容包括送温暖、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等,启动实施培训、助学、助医、创业、就业等扶贫项目,积极协调落实创业贷款,使被帮扶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年不变。与此同时,市级“一帮一”办公室要建立互助互济资金,以解患大病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困难职工所想的,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牵挂的。

哈尔滨市总工会提出,把新一轮“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困难家庭实现再就业上,认真组织开展“送培训、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项目、送资金、送服务”等活动,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空间、拓宽就业门路。

绥化、鹤岗市总工会提出,让“一帮一”走进社区,壮大社区经济,拉动特困群体脱贫。通过社区这个载体组建工会组织,党建工建并举,扶持和壮大社区经济,吸纳就业,引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是我省继续实施“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的宏伟目标。大幕已经拉开,无数双更加有力的手,正在伸向困难职工。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