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光平 通讯员 言前)在贵州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不少政协委员坦陈建言,要增强扶贫实效,要改争戴贫困县乡帽子之风为争戴脱贫帽子之风。
来自贵州贫困县之一的大方县政协副主席、贵州省政协委员李富军说,多年来,我们一些贫困县乡的领导为使本地多得扶贫项目和资金,都想方设法向上级争取戴上贫困县乡的帽子,认为他们如果不去争取,会让群众失去“实惠”,考察时就会丢掉“选票”。李富军认为,这种“等、靠、要”思想导致国家多年扶贫而少见脱贫。
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省政协委员陈万达认为,改变争戴贫困帽子之风要从扶贫政策和机制上抓起。现在的扶贫资金分配和扶贫项目安排,在某种意义上是只奖励落后而不奖励先进,什么地方永不脱贫,政府的扶贫就永不脱钩。
委员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应该对扶贫资金的分配上应改“以扶为主”为“以奖为主”,谁先摘掉贫困帽子,对县乡党委、政府要给予重奖,为脱贫作出了贡献的干部,应该及时予以提拔重用。委员们还建议,扶贫工作应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制度等有效结合,有限的扶贫资金应主要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用在能够靠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者身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则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予以解决。